其间多赖小妹操持后事,而己则与班长叙旧;又忙于往届生雍葭之追访与教育咨询,未尝稍懈。学期将尽,虑及当面答辩或有拘谨,何不书一总结以代之?
“尔今须作一‘建议’。”
“宜将成绩如实陈述。”今学期文献泛读有限,遂草创双碳背景下生物碳能值经济评价之法专利初稿。雍葭虽知此未入博士毕业考核之科研成果体系,然可作导师指导下,博一期间之科研进展及成果,为争取博士奖学金之铺垫。
而雍葭自立自强,独立解决博一学费及生活费,此实乃其人生之大飞跃,自此与众不同,开人生新篇。
至于土壤学、思政课程、英语写作等跨环境专业之学习,考核繁重,然皆按导师安排,精读生物碳相关文献,此乃常规之举,非特出之处。
下学期之主要任务,乃围绕首次读书报告,确定研究方向,下载、阅读、梳理文献,撰写初稿,并时请教导师。
“博士期间,雍葭欲在导师指导下,从事宏观科研,不复硕士之实验室实验模式。雍葭所求非仅博士学位,更欲学导师之科研思维、逻辑,挑战宏观领域。既择之难,则择导师之专长,以拓宽毕业后之技能,欲成为优秀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既定,唯深度广度可变。雍葭与师兄师姐商讨后,欲守此方向不变。”
“专利之两表,补充后同发导师。”
“雨夹雪。”
“能否改期至二十六日晚?”
“今日即可。”
“旅行之事,她已知。”
“已见微信。”
“昨闻博导问及姐姐,故设仅聊天。”
“已设为仅聊天矣。”
“昨夜已将姐姐设之。”此时雍葭须悟,导师非阻己者,真敌乃自心也。导师为助我辈者,非敌我之分。彼但欲吾等顺利毕业,忧我辈不能成学。导师未悉吾家之经济状况,故无需虑彼。但须坦诚与导师交流,以实相告。今日雍葭欲呈导师以学期总结、规划之想及专利盖章之表,并告之以重感风寒,状态欠佳,欲待病愈,状态稍复,再亲面请教于博导。
“得见”
“则直言游事”
“师弟师妹得见乎?”
“方设之”
“脚踏实地,步步为营”
“乃尔电子邮箱也”
“实惟盖章足矣,空表学校不得盖”
“学校电子邮箱为何?”
“吾不得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