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下基础。”
“‘祖’入咸阳,封为太子,待到先王薨,‘祖’以弱冠之躯登基为王,立刻拜吕刻舟为相国,称‘相父’。”
“秦祖王的近臣和亲信、家眷,皆认为吕刻舟居心不良,乃是狼子野心,劝说秦祖王杀吕刻舟以绝后患,秦祖王不从,反而越发信任吕刻舟。”
这!
听到此处,周长生虽默然不语,心中却不禁掀起惊涛骇浪。
夫子如今口中所言,不就是自己在梦中五百年内,前一百年的遭遇?
“难道于那梦境之中,我历经的乃是吕刻舟的人生经历?可嫣儿亦在其中,这又如何解释?”
周长生越觉事情扑朔迷离,梦境现世交错变幻,真假交织混杂,根本无从分辨。
老人并知晓周长生心中所想,亦或是知晓而未在意,老人顿了顿,复而再道:
“这吕刻舟虽是卫国商贾出身,却精通诸子百家,无一不精,无一不晓,堪称全才。”
“但此人却志不再修行,而在于匡扶天下,他被秦祖王所信仰而依赖,顿时放开手脚,不但于大秦境内大肆灭神毁庙,更是汇聚秦地所有邪神道士于咸阳,以邪术竹简为燃料,一把大火以烧之。”
“至此大秦再无神学存在之土壤,吕刻舟以军功调动百姓奋发杀敌之心,以商贾手段富国,以兵家练兵卒,以法家为国策,更是以儒家而怀柔,并以墨家之术修筑城池……诸子百家凡其种种,但凡于国于民有利,吕刻舟来者不拒,故而被后人称之为——杂家之祖。”
原来如此!
周长生点点头,忍不住问道,“夫子,不知这位吕相国,最终命运如何?”
言罢,周长生心中忐忑,既希望接下来夫子所言,和他梦境中一致,却亦不希望一致。
“吕刻舟是为大秦一代贤相,为秦祖王一统天下奠定基础,亦是他提议秦祖王称‘皇帝’,是名‘始皇帝’。”
“也是吕刻舟提议,让始皇帝于那泰山封禅,却不祭天,而是册封殷商纣王为——天地之间最后一位人王。”
言至此处,老人不禁叹道,“此事惹怒上天,天穹撕裂,仙人降临,以天火罚秦,陨石落于东郡,赤地千里,百姓死亡无数。”
“始皇帝勃然大怒,欲伐天,却被吕刻舟以‘时机未到,伐天必亡族’而拒。”
“吕刻舟自述自己一生仅有小小功德六十四,却有大错三千,于泰山之巅自刎而死,名为以谢天下,实则是为了平息仙人怒火,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