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笑道:“若因得罪太监而辞官还乡,于你而言好处多多,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在民间,你都会落下一个好名声,甚至就连那些要赶你走的人,也会收起偏见,待有朝一日你自觉进步了、成长了,还可再来,朕一样会用你。”
“你走后,你得罪刘瑾被朕驱逐的事会传扬出去。”朱厚照笑问道,“如此如何?”
严嵩豁然动容,撩袍下拜,重重磕头:
“臣不能体会皇上良苦用心,臣,臣惭愧……”
“好了,去写辞呈吧。”朱厚照摆手,“一时的退场没什么,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经历磨砺并非坏事,好自为之。”
“臣,叩谢皇上教诲。”严嵩再拜,“臣告退。”
…
次日,严嵩辞官还乡。
他的离场让很多人快意,犹以刘瑾为首的太监们最是欢喜。
这说明皇上更看重他们。
朱厚照自然要赚一波人心,几句漂亮话外加隐晦的引导,就让太监们感恩戴德的同时大力宣传皇帝有多宠爱他们,严嵩因得罪太监而被迫辞职的事也被传扬开来。
一时间,严嵩在仕林中迅速声名鹊起,几乎成了热点人物。
就连那些处心积虑赶走他的人也不再说他坏话,甚至起了几分怜悯之心。
严嵩虽丢了官,却赢了名。
在官场,名声的权重非常大,有了美名基本不愁权力地位,况且严嵩本就有功名在身,虽下了野,但只要有机会,随时可再入仕途。
不过话说回来,朱厚照对严嵩是挺看好,却也没到非常看重的地步。
京师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才。
他为自己布局的顶尖政治班底,也从未把严嵩纳入进来,无他,严嵩才学不凡,政治能力却很不足。写写文章,控制舆..论什么的却是好用,可治国……就差着意思了。
有实力,有资历的人大有人在,严嵩还远着呢。
杨一清,杨廷和,王华……这些大臣才是他的首选。
对严嵩……他只是走一步闲棋,抱着‘兴许将来用得上’的打算。
李青要离开,这给了他很大压力,小皇帝知道无法长期依赖,积极性自然也提上来了。
…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就过年了。
正德二年,大年初一。
大明公司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年终会,大会上,新老板慷慨激昂,总结当下,展望未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