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耐心等候朝廷分配。”
早春二月,北京仍然大雪纷飞,这是李铁船在京的第8年,正当李铁船准备赴云南上任时,老家传来噩耗,慈父李大春偶然生一场小病,半月不到竟突然逝世,李铁船必须回家丁忧。
在古代为了宣扬仁治,官员父母死亡其必须辞官回家为父母守孝,称之为丁忧,时间一般27个月,这期间官员是没有薪水的,但会给其父母按等级发放一笔丧葬费,并赐给封典。中国官员丁忧制度,一方面是提倡以孝治国,二是官位空缺便于流动,三是间接促进官员家乡教育水平提高。
李铁船三月还家时,父亲李大春棺木还停在堂屋未及下葬。
他披麻戴孝手持三注红色香在大烛火上点燃,将红香双手高举于头顶90度弯腰鞠䩑三次,将燃香插于坛罐灰里,然后双膝跪在棺材前,双手掌及头同时触地磕三下,然后起身下跪再磕头三下,再起身下跪磕头三下,三跪九叩,是对父母长辈的敬礼。
待他叩头完毕刚站起身来,夫人桂花又领来三个小孩一字排开跪在他面前。右边男孩约14岁,面色微黑,中等个子,中间男孩约8岁,长得白白胖胖,左侧是个小女孩年约3岁,脸蛋红扑扑的。
三人齐声喊道:“拜见父亲大人,给父亲大人请安!”李铁船完全蒙了,他离家时夫人只怀了一胎,而且按年龄算只有7岁,那这个半大小孩和小女孩又是谁呢?他看向夫人希望她能解释清楚。
夫人王桂花轻声说:“二娃过来给父亲大人磕头请安。”
只见右侧半大男孩双手掌分开与头同时触地磕头,同时大声说道:“不孝养子李二娃向父亲大人磕头请安。”说毕瞌三次头仍跪地上。
在儿子李准5岁那年夏天的傍晚,天气仍然很热,太阳快落到山那边去了。王桂花早已做好了晚饭,久等小梦准还未回家。桂花着急四处寻找,她刚走到河边,就看见小梦准哭哭啼啼衣服头发湿漉漉往回走,还有一个又黑又瘦小男孩,挑了一小捆木柴跟在他身后。
桂花着急问是怎么一回事,小梦准只是哭泣并不说话,桂花气得从堂屋土墙上取下一根小木条,叫黄荊棍,当地人有种说法,黄荆棍下出好人,通常是严厉的母亲用来教育孩子的必杀器,没有那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没有被打得鬼哭狼嚎过,母亲边打边骂:“李梦准,你这个小崽儿,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谁叫你私自下河洗澡的,你知道吗,这条小河沟哪年没有淹死几个人,莫说是小孩,大人都有好几个了。你若淹死了怎么办?你真的是气死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