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闻涛就这么认识了崔颢。
人生的际遇大抵如此,“无论你遇见谁,都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一个人的出现很可能在你不经意间改变你的人生。
对于闻涛来说,崔颢的出现就是如此。仅仅就是一面之缘,崔颢就魔一样地粘上了闻涛。
也许,崔颢打从第一眼就喜欢闻涛这个外表文静的男孩,他就有意地想和闻涛多聊聊,好像父兄一样,迫切地想要把自己对癌症的有关知识一股脑地传授给他。
几天的相处彼此都熟悉后,崔颢与闻涛就变成了一对忘年之交,聊起天来也非常起劲。
这一天,两人又在一起聊天,是闻涛先提起的话题,闻涛说:崔大哥,你看这份小报上讲,得了癌症的人只要不怕死就不会死,是真的吗?
崔颢思忖了一下,才开始缓缓的说:这些小报与宣传资料都是骗人的。但我个人确实认为良好的心态对治疗效果有促进作用,正如有人说的心态决定疗效,当然没有这么神奇,但心态再好也是在不脱离正确的治疗的前提下才会产生效果。以我个人研究的心得,得了癌症的很多人,不是死于肿瘤,而是死于对肿瘤的无知和恐惧。有资料说,这个病三分之一是被吓死的,三分之一是治死的,只有三分之一是真正因病而死。当然这种说法过于夸张,但它至少告诉我们,情绪和心里因素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
闻涛又问:我们这个病到底是治重要还是养重要?
这下让崔颢笑起来,他说,闻涛,我不是专家,但我认为不能分开来说治与养谁重要,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患者,治与养是有不同的含义的。治疗期间当然以治为主,养为辅,只有先去除病灶,调养才能发挥效果;之后,就要以养为主了。不过,不能过度医疗。我们最大的不幸在于被中国式的观念包围着,同时还要接受中国式的治疗,我国的八成癌症患者被过度治疗。所以,我们自己要把握自己的命运,要用脑子救命,而不是用钱包,我们必须要把性命托付给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康复之路。作为病人,我们不懂医,但我们应当懂人。*
此后,崔颢有不厌其烦地说起一些自己的感受,他说: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疾病进程都是独特的。有些人可能因为遗传因素或其他原因,更容易患上严重的疾病。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无法应对这些疾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