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
“不过削的不是藩王,而是江南地区的‘经济’。”
“如今的江南地区,衣食住行,基本都能自给自足,甚至还有多余的运送出去,这也导致江南地区的人,带着一股傲气,不把天下其他地方的人放在眼里,虽朝廷对江南地区做了很多有效的针对,但并没能改变现状。”
“江南的财政收入依旧占大明半数。”
“对于很多江南地区的人而言,长江以南尤其是北疆地区,对大明就是累赘跟负担,基本都是靠压榨南方来支撑,因而他们对于北疆一直秉持的都是丢弃的态度,这种观念根深蒂固。”
“陛下想弥合南北,就必须要打破这种嫌隙。”
“但靠常规的迁移人口,打压江南地区的商业等手段,取得的效果有,但效果并不是很好。”
“而夏之白给儿臣提了一个不错的建议。”
“便是堵不如疏。”
“既然朝廷遏制不了江南地区繁盛的经济,那就不遏制,而是任其发展,只不过朝廷要做的是让南方跟北方,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互相都有纠缠牵连,虽依旧会有一定嫌隙厌恶,但南北不会再有分裂之嫌。”
“儿臣以为这般想法十分可行。”
朱标微微拱手。
将夏之白的心思说了出来。
朱元璋颔首。
他抬起头,浑浊的双眸中,闪过一抹清明。
他看向朱标,来了几分兴趣,道:“怎么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朱标道:“回陛下。”
“经商!”
听到‘经商’二字,朱元璋脸一下黑了。
朱标也意识到朱元璋脸色不对,连忙道:“父皇,儿臣认为对商业不能一棍子打死,商业的确是大明经济的一部分,而过去南北交流最多的就是商业。”
“但如今,在朝廷的干预下,南北间的商贸,一定程度上在减少。”
“这是一个很不好的迹象。”
“交流少,就意味着互相间的了解少,若是全靠朝廷迁移人口,亦或者靠驿站传输信息,时间一长,南不知北,北不知南,完全就是两个地域,这对于弥合南北,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
“如今靠着朝廷的力量,已无法在弥合南北上,更进一步了。”
“因而需得借助民间的力量。”
“夏之白对北疆进行过实地考察,他说北疆盛产‘铁煤’,如今蒸汽机在南方比较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