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朱标的提醒,霍然惊醒了。
只是开海。
他心中还是有些不愿。
海路的确能广聚天下之财,但这些走海路的商人,太精通怎么逃税了,朝廷很难从这些人手中收到钱,而且开海,对大明的国土安全也是个隐患,尤其是周边沿海时有倭寇侵扰。
据他派人调查,很多还是附近渔民,在私通倭寇。
彼此私易货物更是如云。
洪武十七年,他颁布了诏令‘以防倭故’‘禁民入海捕鱼’,不过他依旧感觉不够,还想要进一步打击,同时正因为朝廷大力禁海,大量海外诸国的财物,最终都落到了自己手中。
他对此是甘之如饴。
一旦开海,边海只怕又会多事。
但只是开沿海商路,似乎也算不得什么?
朱元璋暗暗思忖着。
他其实清楚,夏之白说的这些,其实都不无道理,但跟他的理念相悖,他想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天下,一个‘定制定额’的天下,不需要这么多花里胡哨的变动,他也很厌恶这种改动。
只是夏之白一次又一次的提醒,告诉他,他这套理论是行不通的。
或许在他手中能行,但其他人手中不行。
他也渐渐明白,为什么夏之白会一而再的,给自己说这些话了,因为有些事,只有自己能做,其他人都不行,即便是朱标都不行,他可以杀尽江南百万兵,因为他有这个威望,也有这个狠劲。
但朱标不行。
朱标是一个合格的太子。
但他成不了第二个自己,不是朱标不够狠,而是朱标达不到自己这样的威望,甚至连一半都达不到,别看老二、老三、蓝玉、常升这些人对朱标毕恭毕敬,这其实主要是因为自己。
若是自己没了。
朱标真能像现在这样死死压着?
不可能的。
他重农抑商的事没少做。
夏之白不可能不知道的,但夏之白根本没在意,依旧在不断的开口。
朱元璋颔首。
他不想改,也不愿改。
他设计的这套体系汲取了历朝历代的经验。
可谓是无比的精妙。
一旦改,要动的地方就太多了,势必会官府扩张,也势必会多出很多的苛捐杂税,到时大明就步了其他朝代的后路,如今的大明,虽然看起来问题颇多,但都是小问题。
只要他的这套低税体系,跟一整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