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撰教材之事,事关重大,孤也不希望事情提前闹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朝廷最终采用与否,还未可知,孤不希望有人将翰林院在编撰教材的事,公布泄露出去,为了天下稳定,也为了保证严密,孤会派锦衣卫拱卫翰林院四周。”
“诸位学士可大胆编写。”
说完。
朱标又继续道:“孤听过一句话。”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既然大明过去用了这么多办法去征用实才,依旧难得所愿,那不妨就换个想法,从教材处着手,孤也向诸位保证,若是此举当真可行,诸位学士之名,都会印刻在教材之上,为天下人读书人仰慕。”
“孤相信诸位对大明是负责的。”
“也有着一片赤诚。”
“孤感激。”
朱标再度向众人拜首。
见朱标根本不给他们插话机会,黄章等人哪里还不明朱标的想法,分明是认可了夏之白的想法,想在教材上做文章,而且还严禁他们将这些事泄露出去。
迟疑良久,黄章等人终是执拗不过,沉声道:“臣定尽力而为,定不负殿下所托。”
朱标哈哈一笑,满意的点点头。
“既然诸学士,都无意见,那孤就放心了。”
“孤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说完。
朱标直接离开了。
等走离翰林院,朱标才停下脚步,回头望去,轻叹道:“这个夏之白还真是有想法,只是有的事并没有那么容易成,而大明若是真的编成,在天下推广,只怕地方还会乱上一阵。”
朱标揉了揉太阳穴,也是感到有些头疼。
事是对的。
只是不容易做到。
他不是不谙世事的太子,他已经处理朝政十几年了,深知治理天下之艰难,也深刻知晓很多政策,推行下去的阻力之大,这次动的还是士人,只怕引起的动静会更大。
不过朱标也只是头疼罢了。
士人翻不起风浪。
他的确对士人很尊敬,但也就那样。
真的该下狠手时,是绝对不会手下留情的。
而且此事若是真的能成,对大明的好处太多了,不仅能极大削弱士人的话语权,还能强化大明律的宣传,更能提升大明百姓的爱国意识。
好处颇多。
翰林院。
随着朱标远去,原本沉寂的阁楼,再度热闹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