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战事停息,大明的将士素质将会不断下跌,因而在军中安插进一些文官用以统一思想,保持战心是很有必要的。
夏之白收回心神,淡淡道:“既然是殿下决定的事,我又岂会多说什么。”
“至于文人嫉恨,我倒是并不这么认为。”
“出将入相,本就是士人追求,何时就只剩下‘入相’了?就算有人一门心思在朝廷仕途上,但未尝没有士人的心在军旅中,只要能人尽其用,那便是最好的安排。”
“若有人对我不满,那就尽管骂我吧。”
“我早就习惯了。”
夏之白笑了笑,根本没放在心上。
刘三吾咧嘴一笑,露出所剩无几的一排牙齿,点头道:“大学士能这么平和,倒是我小看大学士了,只是若去军中整肃军纪的事落到大学士头上,希望到时大学士还能笑得出来。”
“哈哈。”
简单揶揄了几句,刘三吾便拱手离开了。
方孝孺也没有多说,神色异样的退了出去。
望着两人离去的背影,夏之白无奈的摇摇头,他还真不把这些当回事,底下的将士是有心坏的,但更多的还是被裹挟,或者是被带坏的,没有人天生就是坏人、恶人,也没有人生来就想着欺压、霸凌他人。
都是耳濡目染罢了。
只要真正去到底层,倾听底层将士的心声,打开这层枷锁不难。
难得是长久保持。
人在激情退却后,是很容易陷入懒惰跟退缩心思的,尤其是在各种‘小权利特权’的腐化下,能否长久的扎根底层,跟底层将士打成一片,同样是很值得考验的。
但至少走在了正途上。
他摇摇头,收回了心神,将目光放在了教材上。
他身前的教材很厚。
足有几大摞,这还是不完全的。
而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这几大摞做减法。
只是看了一会,就有些哭笑不得,太多‘自叹怀才不遇’了,还有太多当代的文章了,像是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自然是极好的,但将另外一篇恭维讨好朱元璋的也加进来,就属实有点太过讨好了。
夏之白大手一挥,将后续几篇作废掉。
还有历史。
时间信息较为模糊。
这明显是没有用心思,只潦草的写着‘贞观’、‘天宝’,却没有一条贯穿古今的时间轴,他前面给过建议,以轩辕皇帝即位后创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