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同意了赵扬的请求,让他挂帅出征。
有军情犹如救火,赵扬几天以后就点齐了十万大军,战将千员,浩浩荡荡地开往西北边关去了。现在的赵杨,他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因为从小就得到了他养父赵云龙的真传。他又熟读兵书,排兵布阵早已用的是滚瓜烂熟,今天正好有了他的用武之地。大军来到边关以后,赵扬并没有急于开战,而是让长途跋涉的将士们休整了三天。在这三天里,他又派出多路探子,摸清了敌方的实际情况以后,制定了一套周密的作战计划,这才对入侵的贼兵发起了进攻。嚣张跋扈的贼兵,听说带兵的是一个毛头小伙子以后,他们根本就没有把赵扬放在眼里。这样正应了兵书上说的,骄兵必败的道理。开战后一个多月里,贼兵是节节败退。就在快要把贼兵赶出边境线的时候,他们熟知了赵扬的作战方法,赶忙调整了作战方案,这样敌我双双就打开了拉锯战。
僵持了几个月以后,赵扬又做了战术调整,改变了一鼓作气,速战速决的方法。而是对贼兵采取了诱敌深入,尖兵骚扰,各个击破的灵活作战方针。就这样,赵扬带着大军在西北边关一战就是一年多。后来凭借着他的聪明智慧,和十万将士们的浴血奋战。不但把贼兵打出了边境,赵扬还带领大军打过边境线,深入到敌国境内五十多里地。这时候,才让敌国的大王慌了神。他心想:中国一个小伙子,带兵打仗都这么厉害,看来是我们失算了,中国一定是人才济济不可小觑。后来他便主动提出停战求和,并且保证以后不再在两国边境挑起事端。承诺以后年年向中国进贡,两国世代修好。赵扬这时候才领着十万大军撤回到自己的国家境内,然后向朝廷报捷。得到了皇上恩准后,赵扬便在边境上留下一部分部队镇守边关以外,他这才带领大军班师凯旋回朝了。
皇上见赵扬凯旋归来是龙颜大悦,见他为朝廷解决了一个天大的后顾之忧,并为国家争了光,替朝廷扬了威。便封赵扬为大将军,西北王,并赐王府一处。从此以后赵扬是一步登天,成了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人人敬畏的大功臣。
过了几年,赵扬的养父母赵云龙夫妇已经去世了。赵杨并没有忘了养父养母的养育之恩,他披麻戴孝,风风光光地安葬了他们。现在他看看自己已是一个赫赫有名的西北王,家里的金银财宝堆积如山,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这时候,赵杨又想起了,让他时时刻刻都在挂念的亲生母亲。他便一刻也不停留地让他的心腹之人,再到当年闹土匪的地方,那个两省交界处,去寻找他的母亲李玉秀的下落。他想:不管母亲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