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同文、车同轨、度同衡、行同伦、地同域、币同制,只有做到这些才是真正的一个集体。
真正的改变都是润物细无声的,蓦然回首,已是改天换地。
秦王政十四年,这一年嬴政并不打算吞并魏国,还可以再缓缓,明年再说。
而且今年稳一手,也能让楚国那兄友弟恭的三兄弟能放心再打起来。
他们闲不住的。
没有任何一个君王可以忍受自己家里还有两个独立的势力。
而任何一个野心勃勃的野心家也不可能停止吞噬权力的步伐。
再加上还有嬴政持续不断的挑拨。
别忘了,每年给尉缭几万金可不是白给的,这位纵横大家收了钱是办事的,而他能发挥出来的威能更是无限。
韩赵燕的消亡那么顺利,离不开尉缭的功绩,然而他却是声名不显,貌似也没做出来什么大动静。
这就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谋者无昭昭之名。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便是此理。
但是无论如何,目前对全天下来说都是安宁的一年,起码看起来是这样。
在今年嬴政也放开高产农作物的限制了,开始自巴蜀与关中逐渐推广,如今大局已定,人口疆域都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可以放开了。
农作物的推广与种植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需要时间的,而且不同农作物也要合理化配置种植比例,吃的用的,水果蔬菜,还是要合理配置种植比例的。
再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粮食关乎民生大事,嬴政也不敢激进。
哪怕农家和阴阳家用十几年的时间培育良种,在关中和巴蜀也有培育基地,现在的长势也都良好,但是嬴政依旧不敢着急。
还是要稳一点来,反正现在没有饥荒,不用急。
等到其余三国学到,那时候天下也只有一国了。
最多不过五六年了。
除了高产农作物,还有就是放开了一批经过改进的新型农具,如曲辕犁、扇车、翻车、筒车、耧车等。
这些都是简单实用,并且制作也简单的农具,有这些,农业生产效率综合提高至少六成以上。
对于农业生产,农民百业,嬴政一向最是上心,老百姓饿不死帝国就不会倒,这个道理非常朴素。
民以食为天,只要饿不死,帝国就是稳的。
帝国的一切都在稳步向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