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在亚洲,特别是华语娱乐圈里,金马奖目前的含金量,还是最高的,其次才是金像奖,而排在最后的,才是内陆的那几个奖项。
这东西很好的反应了现在的经济大环境,还有娱乐圈大环境。
能拿下金马奖两项荣誉,这在很多人看来,已经算是很好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前段时间网上发出的争议,就显得很扎眼了,虽然现在还没出最终结果,但一个以前没什么名气,只拍过三部电视剧的导演,怎么就靠着一部连任何荣誉都没有的电影,就能力压陆导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间,娱乐新先锋的一篇关于张秦川导演的采访报道,又把这种气氛推上了新高。
小亮碍于拿人手短的先决条件,不仅把关于张秦川的采访文案发了出来,他还站在他的個人角度,把他对于张秦川的一些看法(也就是拍马屁)顺路都发了出来。
娱记的报道,这个是可以带一点个人立场的,有争论才有销量嘛。
有人把这篇采访文章转载到网上,这下就更热闹了。
碍于时代的原因,很多能接触到网络的人,虽然新潮,但网上外面的东西也多,不可避免的有很多慕外之风,就跟眼下的韩流风是一样的。
对于自己人,特别是在国外没拿过奖项的自己人,这些人接受程度就很低。
比起陆穿在国外能拿奖,张秦川算什么?
现在看看这篇报道,还社会责任感?
有俩钱不知道他是谁了?
才多大的年纪啊?上纲上线的?
不好好钻研艺术,搞什么花里胡哨的?
娱乐圈怎么能混进来这样的人?
哪怕是有一些人有理性的看法,也被转瞬淹没在悠悠众口之下。
没有实名制的互联网,每个人隔着屏幕,都能畅所欲言,甚至一个正常的人,下了班后,躲在屏幕后面,出现在互联网上的身份,会和他平时的人设截然不同。
很多人不看你给谁捐了什么,哪怕是捐的警车,也有人说张秦川媚上,不思进取。
在“人人平等”的互联网世界里,有时候攻击一个人是不需要理由的,正好眼下双方还很不对等,一方又是时下正热的知名大导,一方是“寂寂无名之辈”,痛打落水狗谁不喜欢啊?
2005年1月7日,才过完元旦没多久,张秦川只带了几个人,非常低调的到达燕京,导演协会的年度庆典是11号晚上才举行,距离庆典还有四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