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悠悠上村间,论事时时先识见。
推介己见心殷殷,献智无私意拳拳。
转折关头遇贵人,郦君三遇恩情绵。
时光荏苒成陌路,悦己方能再向前。
宴约频频心却怯,昔日助力未如愿。
学子祈愿师安好,悦己悦人共此篇。
呼昂居长城公社之麓,白云上村,每论时事,辄以时势为先。然其异于纸上谈兵之辈,不仅指摘问题,亦或积极推介己见,甚至无私献智。“非仅言不能行,更应求所当为,所可为。”感慨沧海难为水,山雨欲来风满楼,思及皇莆正棠之信任,若仅言不能,实无益也。虑及阅历、长短、友谊,转行创业导师,亦佳选。老呼昂终理清思路,备谈资,书“渡”字于工作日志,意在扶持青年团队成长,路径不限于有形资产,更倡无形资产之建设。自借鉴环评模式,至研究生处理学业、职业、家业之关系,从创业至择业,皆关涉渡人渡己。然茶道雅苑,一隅偷闲,非全然归咎于COVID-19,老呼昂亦平庸之辈,勤奋学习,天赋有限,岂敢妄测天意,泄露天机。
老呼昂再阅金牛所荐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之考级教程,核实箫曲《绿野仙踪》非六级曲目。虽有视频生涩,雅苑四姐之硬件加持,悦己足矣。遂录一二十曲,记三年习箫之路,暂缓购六代声卡,预留提升空间。
再谈老呼昂三遇郦贵人,即郦君。郦君于老呼昂转折关头,作用甚重。初,郦君为潇湘日报编辑,发小呼昂之文《第一次上门》,此文为小呼昂珍藏,随至江都,成为无形资产。后,郦君为中华新闻社中华经济周刊总编,约稿呼昂,使呼昂文章频现国家级刊物,无形资产建设始于此。终,六年前,郦君于江南提拔呼昂为执行院长,共事教育家,实为贵人。
然时光荏苒,郦君与老呼昂成熟悉之陌生人。东方虽为老呼昂故土,亦有不适。老呼昂不安,不辞而别。不能悦己,何以悦人?时过境迁,总有说辞。老呼昂思及郦君,或可不管不顾,仅悦己,无论价值读者,随心而写,亦是一乐。然惜老同学停笔,其夫教授亦有过,何总泼冷水?
“师者,明日午后二时四十分,吾等于图书馆门前摄毕业之照,愿邀尊师同往,未知师有空否?”
“师者,明日典礼既毕,夜有谢师之宴,愿邀尊师共襄盛举,未知师能拨冗否?”呼昂者,已有十载未曾参与学生之毕业合影或聚餐矣。望之过高,则失望愈深,此学生之来,或亦例行公事,未必真怀尊重之心。既已卸任行政之职,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