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意何深,用心良苦为育人。
碳排管理新体系,学子勤研梦可寻。
“师者,此系二班开学迄今之状况汇报。”
“劳烦师者,本周伊始,每周一及周四之七八九十节课,余有课务,可于此时间与学生交流。”
“善哉,夫子。今大三之年,学子于考公、考研、就业皆有疑虑。届时,吾将与一班之长共谋,整理诸疑,视夫子之暇,共开班会以释之。”
“部分学生今对科研颇感兴趣。”
“师者,本周四下午五时四十分至六时三十分,可有闲暇?”
“观乎八与九之间,寻空闲之时。”
“吾课乃七八九十节。”
“然,此即八至九之空闲。”
“可。”
“善,届时教室选定,当告夫子。”
“一班同开,抑或分开?”
“同开。”
“夫子安好,吾与澎歆欲学习论文或核心期刊之撰写,夫子处有项目否?可否指导吾等?”
“嗯。”
“午后三时五十五分,当往听课。”
“地点何在?”
“甚好,多谢夫子。”
“似在室号一二二八。”
“一时辰后,面谈。”
“好!!!”
“一种碳排放管理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一种构筑建设碳排放管理培训课程体系的方法。”
“善,已收。”
“上文所述,乃论文与专利之名。”徐琴、澎歆者,皆正大教授之本科班之长也。于班主任而言,因三年疫疠之扰,班长亦熟悉之陌生人矣。初,正大教授数度微徐琴,论及项目申报,觉徐琴之积极,稍逊于江芸。至大三伊始,月余,召开班会,徐琴、澎歆主动请缨,实不负正大教授三级之尊,初愿为班主任者,冀诸生科研思维之训练,能先声夺人。
于是,正大教授耐心释之,所谓构筑建设碳排放管理培训课程体系之法,乃以之为题,建立网络课程体系,其形式含文字讲稿、Ppt、语音、视频、重点概念解读、典型案例教学等,并分享于网络平台,如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头条号、抖音等,且将教与学互动之过程,构建为连载网络章回小说之阅读。正大教授嘱徐琴思之,以此为主要发明内容,撰写专利申请,其发明之内容、主要特征为何。此诚为难徐琴也,若欲纳入班委于杰出校友后备人选,单纯扶持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