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方述若薇姑为侄女小葭,一则行曲线救国之道,托其师妹以礼品或礼金献于小葭之博导;再则亲身与现为小葭博导之博士同窗,或彻夜长语,或长篇累言,以求休学之策,欲借此延展小葭之博士研读生涯。而翌日,又接年轻时所识青春伴侣之女晓柯之微信求助之言,似言其硕士亦严进严出,恐有延毕之忧,亦未可知也。
晓柯与若薇微信留言曰:“薇姨,吾于学术有所疑难,欲请益于您。吾校下周五将行开题之事,吾以书禀吾硕导,述吾开题之意,导复书云:‘央音之开题,犹理工之预答辩,须基本成科研之事,常须有论文以佐之。今兹题量未足,且无具体之算法与实验结果,更无论文之成,距央音开题之要求甚远。此题须探其前人是否已为之,技术上究竟有何难,方可有的放矢,设计解决之策。算法设计若仅复现而微调,于硕士而言,技术创新性不足。’然吾欲转博,续研此题,博间欲易师,不知何以言于导,使其先许吾开题,须硕士先毕,吾今当作何事?吾真要延期乎?”
续曰:“薇姨,吾方以书复导云:‘今开题在即,亦无暇更易新题,故欲续完此题。吾数月间,已构数据集,未知是否文献调研未足,故未达开题之要求?吾仍欲争此次开题之顺。吾初选此题,欲以为长期之研,以为大题,非仅以之为硕士之题。吾欲于博间续研此题,何以近硕士之终乃选此题?盖吾于研二下学期,经与语言音乐学师一学期之沟通,始定此题之意与研之可行,遂决以之为吾欲久研之题。今之论文题,仅其端也,吾之代码实验之力未足,故一学期间,仅至数据集之构,未通模型。’未知导能否赐以达要求之策,甚望得导之教!吾今迷茫,故以书求助。”向其述欲于博续研此题之意,及选题之晚,故工作量未足。
若薇阅后回复:“要者,速发论文。”
“今之量未足以发。”
“唯有与师通言。”
“亦勿急,汝尚少。”
“吾以书告导,此题欲为长期之研,吾今之愿,唯望其许吾开题。”
“汝度之,至乙巳年六月毕业前,能否发论文?”
“科研成果,常为先决,尤名校。”
“未必,或能投稿,然恐未足时也。”
“当先发论文,汝当查校硕士生毕业之条件,其中必有明文。”若薇复又告之视校有无发论文之要,即校无之,硕导若要求,亦须发之,研究生之培养,硕导负责也。”
晓柯曰:“师那边有之。”
若薇嘱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