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逸微笑道:“这倒也不算赔,我也正有此意。”
此陪非彼赔,两人都差了意。
但是黄婉儿见他同意,却是极为高兴,拍手道:“好,那我们一起去。”
两人折入小巷,拐了个弯,和风阵阵,迎面吹来,两岸灯火阑珊,河面上游舫飘然来去,舫中灯烛随风摇曳,不时传来琴瑟箫管,男女笑语。
黄婉儿笑道:“这东京城好不好啊?”
风逸幽幽道:“冠盖神州,繁华不尽的东京城,岂能不好?可居东京大不易啊!”
说着长叹一声,大有惋惜之意。
黄婉儿不知他这一叹,是因为几十年后这里被金人烧杀抢掠,毁于一旦。昔日在这里开心度日的人,将是何等凄惨。还以为他如爹爹所言,心不在此,想着怎么才能扭转他的想法。
两人在一座极为壮丽,高有四重挑盖的大楼前停下了脚步。
这座楼在汴梁众多的豪华酒楼里,鹤立鸡群,这便是东京汴梁72家正店之首的名楼,白矾楼,也做樊楼。
这个名字,随便问东京城的某个人,只要还长着一对管用的耳朵,就听说过。
这里有客栈、酒楼,赌坊与青楼,乃是世上最大的销金窟,也是汴梁人情往来的必须之地。
求人办事,叙叙人情,不来樊楼,那便是诚意不到位。
比如林冲被害之前,就被请了一顿樊楼。
两人逍遥登楼,就见这矾楼装修的果然十分豪华,厅堂过道与阁子雅间,都挂着珠帘绣额,不失典雅与温馨。
在三楼凭窗远望,京城夜景尽收眼底。
但见重檐叠宇,好比万千飞鸟展翅高翔,烛光摇曳,楼下一条长河蜿蜒绕过汴梁脚下,静如不流,月光倾洒,给河面上抹了一层淡淡的霜色。
风逸心情舒畅,指着那河,说道:“这是什么河?”
黄婉儿道:“这是漳卫河。这里夜景最美,尤其正月初一晚上,屋檐上每个瓦垄中都点亮起一盏彩灯,真让人有人间仙境之感。”
伴着风流歌舞、诗声笑语,风逸不禁想起了一首诗,悠悠道:“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矾楼,呵呵……”
黄婉儿拍手道:“如此应景的好诗,大哥出口成章,小妹佩服!”
风逸摇了摇头道:“我哪有那本事,这是旁人做的。”
不得不承认,宋朝人还是会玩,这地方真是应了那句“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