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学,可说是外门武学中的巅峰绝诣,当真是无坚不摧、无固不破,虽招数有限,但每一招均具绝大威力。
所以萧峰一听,当即明白,说道:“原来是删了后面十掌,又改了一些劲力用法。
我平日细思,常觉最后这十掌变化繁复,威力却远不如头上的十八掌,似有蛇足之嫌。
只因降龙二十八掌是我恩师汪剑通所传,且是丐帮百余年的传承,我不便自行消减,只是你这掌法中仿佛融入了别门武学之道。”
“不错!”风逸笑道:“所以这降龙十八掌你不知之处,只在运劲发力,掌法变化都在你胸腹之中。
有余不尽的理念不用我多说,你自然知晓。
只有料敌极先,攻其破绽,与你所学或许有点差异。”
萧峰点了点头:“还请指点。”
风逸道:“所谓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天,就是自然,所谓‘先天’,是对方行动中还没有出现破绽,我们要先瞧了出来,料敌机先,击向他即将露出来的破绽。
如果他已经露出破绽,那就良机莫失。
所谓动而使之静,静而使之动,堂堂正道,致其歧路,浩浩之气,困顿难舒,故曰:不动而动,无所不动!
也就是打的对方闪无可闪,避无可避,收放自如,那才见高明。
若是打出去,什么人都能闪避,除了累自己,也没用!”
风逸知道萧峰掌力猛的厉害,可往往打不到人,对方只要不和他硬对掌,几乎就是放空。控制力严重不足,致使飞沙走石,声势猛烈,大耗内力。
萧峰听的若有所思,说道:“拳术中的劲力自然是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方为高明。只是降龙掌非至刚亦非至柔,却以刚猛为主,想要在柔劲上二者凝合,甚为不易啊!”
萧峰乃是武学大高手,有些道理并非不懂,而是做不到。他打武林烂大街的“太祖长拳”,可以刚中有柔,柔中有刚,达到完美之境。却不代表降龙掌也是可以。
他的降龙掌猛则猛矣,却打不中高手,赵钱孙、谭婆、丁春秋都可以闪避,让他掌力打空。
风逸说道:“这也不怪你,你出身少林,武功乃是阳刚路子,降龙掌也是如此。
你能将非至刚亦非至柔的二十八掌,练的无坚不破,已经步入了至刚至坚的境界,足见天赋过人。
你又年轻,才三十岁,没到巅峰,以你的本事,过个十年八载,刚极生柔,也非难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