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路,谁能把后路看得一清二楚!”
酒席在操场上摆了几十桌,桌子和碗筷都是从附近村里借的,酒菜全是别人送礼送的。大家都说,就是上次老村长死,也没有明老师死得隆重。
酒席散后,就到了黄昏。张英才送还最后一张桌子从山下的村里返回来,见万站长和余校长正在家门口争论着什么。两人都很激动。张英才想走过去又有些犹豫。站了一会儿,孙四海和邓有米也来了。
万站长见了,就喊:“你们都过来!”
张英才走过去。万站长递过一张表:“你看余校长是怎么填的。”
张英才一看,上面赫然写着“张英才”三个字。
张英才结结巴巴起来:“余校长,你怎么能把转正名额让给我呢?”
万站长说:“我劝不转他,就看你的了!”
余校长说:“谁来劝也没有用,这是校务会决定的。”
张英才不相信:“真的么?”
孙四海说:“是真的,从上次李子出事后,我就一直在想,假如自己一走,李子和王小兰怎么办?我的一切都在这儿,转不转正,已经无所谓了。”
邓有米接着说:“明老师这一死,我也彻底想通了,不能把转正的事看得太重。人活着能做事就是千般好,别的都是空的。张老师,你不一样,年轻,有才气,没负担,正是该出去闯一闯的时候。”
张英才仍说:“我不信,这不是你们的真实想法。”
余校长正色道:“张老师,你这样说太伤人心了。邓校长和孙主任的确是自愿放弃的。只有一点,大家希望你将来有出息了,要像万站长一样,不管到哪里,都莫忘记还有一个叫界岭的地方,那里孩子上学还很困难。”
张英才听不下去,大叫一声:“我不转正。”转身钻进自己屋里。
万站长随后进来,打开凤凰琴拨了几个音。
张英才说:“你不要乱弹琴。”
万站长不听他的,又拨了几下:“当初上山时,你问过这琴的主人是谁——就是我。”
张英才一惊:“那你干吗要送给明爱芬?”
万站长只顾说自己的:“转正的事我不强迫你,我讲个故事,你再决定。十几年前,界岭小学只有两个民办教师:一个男老师和一个女老师。那年,学校也是分到一个名额。论转正条件,女老师比男老师明显要强。男老师就想别的门路,迅速和另一个女人结了婚。那女人已离了两次婚,但她有一个在部队当将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