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密云城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还请天子早做决断。"
未等案牍后的天子有所反应,身着红袍的东阁大学士孙承宗便是径自起身走向暖阁中央摆放的沙盘,并凝神朝着面色依旧平淡的朱由检说道。
听得此话,暖阁中的将领们均是面露喜色,这"帝师"虽然寡言少语,不似内阁首辅及次辅两位阁臣这般"张扬",但传闻中天子对于其尊重程度丝毫不亚于先帝。
故而有"帝师"这样一番话在,他们京营出京驰援三屯营一事,应当是板上钉钉了。
"启禀陛下,女真大军来势汹汹,其国内当然防备空虚,依微臣之见,当即刻传令辽东巡抚,令其伺机而动,收复我大明旧土。"
只片刻,看似与军国大事毫不沾边的户部尚书毕自严也是起身回禀,其铿锵有力的声音也是令京营总督秦良玉等将领微微颔首。
眼下女真大军兵分三路,同时围困居庸关,三屯营及密云城,且在短短一日的时间内便令三屯营燃起狼烟,定然是倾巢而出。
如此局面下,赫然是自辽沈失陷以来,朝廷复土的最佳时机。
但正所谓风险与机遇并存。
集结了大明精锐所在的辽东军虽然能够趁此良机出兵进攻女真腹地,借机收复大明旧土,但同样是倾巢而出的女真大军一旦攻破三屯营,并得以兵临北京城下,大明便会瞬间面临"亡国"的危险。
因此,乾清宫暖阁内不认可毕自严看法的同样不在少数。
"此言差矣!"
"眼下三屯营已是燃起狼烟示警,京营将士还要分出部分坐镇京师不可轻离,我大明已是形势危急。"
"老臣愚见,陛下当即刻传令辽东巡抚,令其率领精锐星夜回援,否则我大明危矣!"
与前些时日一样,次辅刘鸿训同样是不赞成辽东军趁机收复辽东旧土的计划,甚至态度更加坚决。
在他看来,朝廷凭借着固若金汤的"宁锦防线"已是在辽东站稳了脚跟,后续只需以此为根基,便可凭借着大明强横的国力,逐渐压缩女真鞑子的生存环境,如此不出十年便能令建州女真不攻自破。
前几日的时候,刘鸿训便不赞成毕自严关于"换家"的言论,遑论是在女真大军已是兵临城下,且令得三屯营告急的现在。
倘若女真大军真的兵临北京城下,朱由检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所取得的所有成效便会瞬间功亏一篑。
届时,无论是南京士绅,宗室勋贵,甚至寻常的大明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