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脊背挺直端正,落落大方。
她的三娃,再也不是那个埋头放羊,沉默寡言,自卑羞怯的乖孩子了。
不知不觉,他出落的像是抽条的修竹一般,让人赏心悦目。
桃林学堂挺大的,处处干净整洁,不像乡里的学堂那样到处都能看到尘土,显然是随手有人打扫和维修的。
宋春雪没有过多停留,得知其他的事情,夫子都会跟三娃交代,逐个处理之后,她跟着刘春树离开了学堂。
“这两日多谢你们家大人派你来,要不然我跟三娃两眼一抹黑,不知道该找谁合适。”宋春雪郑重道谢,“过些日子,下午我会做几个锅盔送过去,算作是我的谢礼。”
刘春树略作思索,“也好,在下先行替大人谢过便是。”
“好,那你先回去忙吧,我这就回家去做。”还好她昨晚发了面,这会儿应该已经发起来了。
回到家里,宋春雪发现老四不在家。
估计是跟认识的同窗旧友去了,她没有多管,收拾了屋子,给院子里发了芽的牡丹浇了水之后,去厨房忙着做吃的。
他们明日就要回去,她要多做些馍馍,放到窖里让三娃吃慢慢。
种地需要不少日子,做馍馍费时费力,饭三娃可以自己做。
这样想着,她做了八个锅盔,蒸了一锅米黄馍馍,拿出一些装在竹篮子里,盖了块干净的花布送到谢大人家。
谢大人不在家,她便交给家里的小厮,拿着篮子回了家。
午时,到了饭点老四手里提着一条小鱼回来了。
“娘,这县里的河水中竟然有鱼哎,娘吃过鱼吗,知道怎么做吗?”
这可让宋春雪犯了难,“没吃过也没做过,要不你问问旁人?”
老四仿佛早料定了她会这么说,拍着胸脯走到厨房,“我问过了,不如让我试试。”
毕竟是庄稼人的孩子,就算是不常做饭,但曾经做过,看也看了千百遍。
宋春雪记得老四后来很会吃,别看他现在高高瘦瘦的,发迹后可胖了,肚子大得像是怀了三胞胎。
看到他拿起菜刀,像模像样的处理巴掌大的小鱼,宋春雪忍不住看了又看。
这厨房的案板是厚厚的松木做的,四尺长三尺宽,擀面的时候完全不用担心施展不开。
大大的窗户能撑起来,外面的光线透进来,跟老院子的北屋一样亮堂。
宋春雪慢慢的擀着荞面,终是忍不住开口,“老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