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新妇上轿前哭嫁的习俗,重的是人伦亲情。可皇家娶亲却尤其讲究庄重严肃,并不适用此礼。
孟琬本不是爱哭的人。
况且王府的规矩怎么也不会比前世在宫里严苛,往后与父母相见的机会还有很多,隔着的也不过是数条街道,不是祸福无常,生死茫茫。
若此刻所能拥有的一切已是前世求而不得的温暖,她还有什么好不满足的?
可便是这样,失而复得的喜悦与前途未卜的忐忑交织在一起,还是让她情不自禁落下泪来。
直到花轿出了孟府大门,她才放下帘子,掏出手帕轻轻压了压眼角。
一路上,鼓乐和鞭炮声不绝于耳。京城许多年没有这么大的喜事,迎亲的车舆经过闹市时,上到王孙公子,下到市井小民都拦在路上求花红利市钱。
连北壬人也入乡随俗,学着大齐人说吉祥话讨要酒食。拿到了赏赐,还跟着众人高呼:“相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祝殿下与王妃百年好合!”
有武夫在人群中大声喊:“刀配鞘,箭配弓,美人就要配英雄,大家伙说是不是啊?”
“是!”不少人给他捧场。
冯九牵马走在谢玄稷身侧,笑得前仰后合,“贵妃想看咱们笑话,却没想到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他在旁边直乐呵,仰起头,发觉马上的人压根没在听他说话,悻悻然道:“殿下,这大喜的日子您怎么倒像是不高兴似的?”
谢玄稷目不斜视地看着前方,“没有。”
冯九问:“那刚刚许将军叫您出去,是去做什么了?怎么您一回来就一副不爽快的样子?是不是廖将军那边又出什么差错了?”
“不是,没什么大事。”
“那这就是许将军不懂事了,没什么要紧事怎么还在大喜之日把新郎官叫走?亏得那拦门的娘子实在太彪悍太能折腾人,要是崔世子当时真把门叫开了,结果又找不到殿下人,这可不就尴尬了吗?那殿下怎么和孟家交代?怎么和孟姑娘交代?”冯九越说越来劲。
谢玄稷没搭理他。
他又挤了挤眼睛,“殿下平日里不解风情也就罢了,可人家孟姑娘就因为殿下一句话,离了家离了父母,嫁到咱们府上来。殿下那么板着脸,一副冷冰冰的模样,只怕孟姑娘见了要多心。殿下听我一句劝,等一会儿孟姑娘进了门,您多少对人家笑笑,也好给人留个好印象不是?再说了,这孟姑娘是殿下自个儿从名单里挑中的,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