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些群臣又不懂战事,而这样一位浸淫军务三十余年,大半辈子都在靠弓马吃饭的战将提出来的看法,他们怎么能够不尊重呢?
楚世昭颇为无奈。
这下,奸臣真的是已经跳出来了。
他以前搞不懂为什么一个国家里头,很多事情怎么推行都推行不了,办个事情那么困难,你说一句话,总是有不同的人反对,那皇帝怎么采纳意见。
可是武振身上担着的那可不是三府军数万将士那么简单,他还担着整个长安百姓的身家性命,乃至于整个北方的安危。
长安失守,五胡乱华的景象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楚世昭在这个时候,唯有死扛,没有其他的选择。
“武振老将军战功卓著,儿臣并不反驳,但是长安的安危事关天下百姓,莽撞行事,盲目出击,只会引起更大的动乱,若是武老将军主动出击未能取胜,三府军的精锐死于城外,那么长安兵力空虚,化为孤城,那又该如何拖到援军勤王?”
“哪怕真想要主动迎击,先迟缓七日,等到各路勤王部队正在路上的时候试一试袭营的效果,即便有所失利,大周王朝都有退路可言。”
王槐眯着眼睛道:“可是迟缓七日,这不就延误了战机么,本来匈奴人刚刚落脚,他们还没有站稳脚跟,这样杀他一次,匈奴人怎么能想到?”
“兵法之中,难不成没有出奇制胜这一说?”
“微臣还是相信武老将军的判断,可出城一试。”
原先东宫党就缺一个在军队中有所威仪的台面,楚世昭三言两句,不说是得罪了武振,但肯定会让武振心中不快。
王槐这般说,不仅是打击楚世昭,也有拉拢武振的意思。
楚世昭忍不住了,“就算真要打,朝廷也应该留些人手,做最后防守的准备,武老将军抬手就要长安数万兵力一同出击,假设战败,大周一朝岂不亡于此地?”
“要出手自当全力出手,要是留有余地,刚好就缺了那么些兵力,导致前线战事溃败,此罪四皇子你又担当得起吗?”王槐不假思索地说道。
楚世昭终于意识到了,只要一个人想要反对你,他就有一万个理由反对你。
说辞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去反对你。
“满城百姓的性命安危在你我一言之中。”楚世昭此刻终于忍受不了自己的怒火,“我愿为父皇赴汤蹈火,甘作先登。”
“王尚书,尔愿随本王同去否?”
既然你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