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若是交由金人查办,那岂不是有损了大宋的威严?
赵羡笪也是这个想法,他和费冲想的一样。
不过最主要的他还想到了一点,这两件事现在还没有确定真凶是谁,如果是交办给金人,金人再查,发现大宋抓错人了,送给金人的凶手并不是“真凶”,到时候也就麻烦了。
出了这种差错,损失的可就不仅仅是大宋的威严了,更是朝廷的脸面,赵构的脸面。
赵羡晟却以为,这事儿稀松平常。
这些个凶手即便是没有办法确定是不是他们做的,但是只要交给金人,就表明了我大宋的态度。
这也是表明议和的决心、善意。
至于说要损失的威严这些,完全是言辞杜撰,胡乱找的借口。
要知道这些人死的都是惊人,并且身份都不一般。
查办到凶手,按照道理也应该是由金人那边来抓回去处理。
并且可以增加一条议和条件,金人若要交换凶手,必须也把杀害宋人使团的凶手也一同交换过来。
这样双方对等,倒也可行。
难就难在,这个凶手不好抓,到时候这个时间一拖可能就过了二月初一的期限。
朝堂之上众人又争论了一番,最后决定此事搁置,等到惊人使团来了再细细商谈。
潘云峰:“启禀陛下,如今议和将成。之前调配给边军的军需粮草是否应该先撤回来?同时将发放边军的诸多兵符也同时递解回来?”
“微臣担心,如果边军得知议和之事,其中的一些主战将士,怕是会生出变故啊。”
蔡云栾也附和道:“边军将士军需粮草现在尚且足够十五日有余,甚是充裕,若是其不受军令,不请奏朝廷贸然出击,亦或者在淮南沿岸频仍调动。”
“这些事情,都将会让金人生出误会,破坏此次议和大计。微臣以为,潘大人所言,正是要紧事,应该立刻传旨边军,收缴兵符,撤回粮草。”
左冲制:“圣上,若是撤回粮草等,倒可以让国库重新有十万两银子的收入,这也是件好事。”
“若是结盟事成,我大宋每年要交给金人四百万两银子,这个时候也应该开源节流,先将国库补足。”
见赵构就要点头答应,王渊赶紧站出来说道。
“陛下,此事事关重大,不应该仓促作出决定。”
“虽然,金人如今送来了议和的消息,但此事究竟是否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