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在兖州,名士边让,借醉酒,草书一篇文章。
其在文章中,述兖州在数月前,遭青州军入境,危机时,曹操趁机把持州牧权柄,事后无名无义,强占一州之首的位置,不归于朝。
又诉当今天下积弊,前有宦官内侍,祸乱朝野,现有曹氏为宦官之后,窃夺州牧权柄。
此为野心蓄谋之举。
边让借醉酒所写文章,指出曹操成为兖州牧,暗藏阴谋。
当初青州军来袭,可能就是曹操在背后推动,不然时机不会如此之巧,事后又能收服青州军为用。
文章还提及曹操宦官之后的身份。
要知道此时距十常侍祸乱天下,不过两年,各阶层对内侍的愤恨尤深。
边让的文章,越看越像是曹操暗存野心,号召各方警醒,不可让曹操继续窃据州牧之位。
而边让借醉酒,写下的这篇文章,在一日间就传遍兖州各郡,沸沸扬扬。
此时曹操要敢动边让,无疑就坐实了边让所说。
所以消息传播的越广,边让反而越安全。
他对此有恃无恐,相当笃定。
其背后当然是袁隗对曹操击溃袁术,强占豫州的反击。
按计划,兖州其他地方的名士,李章,丘镇,徐怀等人,都会在随后站出来,附和边让,推波助澜,坐实曹操窃夺兖州牧,得位不正的事情。
到时即便圣旨来了,曹操的威信,也将被打击到低谷。
众人会以为皇帝是被他蒙蔽,获得的圣旨,更显得曹操奸妄!
然而就在边让的文章传开时,另一则消息也扩散开来。
颍川荀氏,颍川陈氏,郭氏,各家都有人加入兖州牧府,任要职。
凭以上几家在士族中的名望,公开表态支持兖州,在士族间引起的波澜更大。
紧随其后,还有消息,传颂的是曹操近年来所行之事。
十常侍之首的张让等人,正是他所杀。
此后讨董卓,杀董卓,皆曹操所为。
颍川荀氏,陈氏,郭氏联合斥责边让所言,不足为信,尽为攀咬。
边让那篇文章的可信度,遭到最直接的打击。
次日,又有送旨的队伍,进入兖州。
不过这时候送旨的队伍,其实已是贾诩安排的人。
整个送旨队伍浩荡,宣帝诏,任曹操为兖州牧,掌一州权柄。
至此,曹操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