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是离间吕布和袁术,避免他们合在一起,形成阻力。
吕布欣然领命,受了将军的封赏,掉头就以正统自居,推翻了此前和袁术的联合。
而刘备来求吕布,他正好利用刘备兄弟的力量,顶在前边和袁术交锋。
吕布把刘备的家人亲眷,都还给了刘备。
俩人表面上还成了亲如兄弟的关系。
之后的徐州形势,精彩绝伦,如同简配版的三国征战。
袁术和刘备在徐州南线厮杀。
刘备又败在袁术手里。
他被围时,吕布领兵过来,与其联合,逼退了袁术。
三方争持,愈演愈烈。
不过刘备不甘于人下。
他委屈求全,实则暗中积蓄实力。
他在徐州继承了陶谦的人脉,基础很好,实力慢慢增长。
这时吕布又感觉到刘备的威胁,生出忌惮之心。
徐州一地,三方争抢,彼此制衡,谁也奈何不了谁。
这种情况和历史有相似的地方,比如刘备和历史上一样,得徐州而又迅速丢了,无力守御。
但也有许多不同。
比如袁隗,袁绍,包括曹操背后的推动,博弈,促成了徐州当前的形势。
关于刘备,许多人说曹操野心大。
其实刘备的野心更大。
曹操最初的心愿,不过是战场立功。希望能成为征西将军,开疆拓土,死后墓碑上如果能写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的字眼,就是他平生所愿。
曹操一步步位极人臣,是天下形势变更,是麾下势力聚集,一步步推动的综合原因。
当然,有了穿越的先知先觉,现在的曹操是不同的。
刘备却是从小就有巨大的雄心野望。
都说吕布有反骨,先后叛变,专捅义父。
但看过刘备的履历就知道,他先后在公孙瓒,陶谦,曹操,吕布,袁绍,刘表麾下投效过。
但次次都是干一段时间就走。一直想积蓄培养自己的势力,从没真心辅佐过谁。
吕布是见利忘义,没有忠义之心,谁给的利益大,就跟谁干。
这在乱世是常态。
刘备跟吕布可不一样。
他不是见利忘义,见钱眼开的小人。半辈子寄人篱下,心里却始终想当王,成为一方之主。
他的城府,远超吕布之流。
曹操的性格是自幼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