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采集多次,到了这一步,速度会越来越快,滚动式增长。
大魏的生产力变革,算是迈出了第一步。
“蚕桑,棉,羊毛等物,正在对应扩大规模。
今年还看不到太明显的变化,明年会好一些。”
曹操想起此前诸葛亮和庞统,送给他看的各地桑蚕种植率,开拓方向的奏本:“孔明,士元何在?”
“庞士元去了各地查看制备情况,不在邺城。”
“孔明近来做的事不少,臣带陛下去看看。”
禽滑忌在前引路,进入另一间殿宇。
这里放着不少军工制备。
曹操看见一柄弓弩的弓臂上,祭刻着繁密的咒纹。
其结构和大魏号上,得自仙台印的构纹如出一辙。
曹操早在大魏号以前,就下令各处工造,研究仙台印的构纹体系。
大魏号之后,这种研究有了跨越式的突破。
时下正尝试往方方面面进行拓展。
除了弓弩,旁边还有一件大型的木制造物,是一头木牛。
其内部中空,能看见腹腔里的转轴上,也祭刻着构纹。
木牛流马,一看就是诸葛亮的手笔。
前段时间研究织机,其联动的轴承关系,显然触动了诸葛亮。
他近来在研究轴承传动,再加上看过墨子,鲁班的手卷,看来这方世界的木牛流马,会提前诞生。
曹操取出仙台印,往那弓弩靠近。
其上的构纹闪烁,本来缺少的部分核心构纹,自行延展联系起来。
这一过程,和当初大魏号的构纹延伸,自成阵列,完全一样。
仙台纹像是有灵性,祭刻到一定程度,就需要仙台印的力量进行加持,才能最终完成。
而仙台纹的作用,如果不断扩展,或许也能用于生产力的提高。
“孔明在哪?”
“他闲暇时才来,平素按陛下吩咐,在大司农的官衙理事。”
大司农就是管财税,钱谷收支的官吏。
秦汉以前,大司农也叫治粟内史。
目下是戏志才在担任。
而当大魏的疆域持续扩张,衍生的事务,会越来越繁重。
诸葛亮将是常务副司马的最佳人选,可以给荀彧形成强有力的支持,分担其事务。
他眼下在戏志才那边当副手,处理部分财税相关。
其闲暇时会来工造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