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了很久。
更虚渺的秦皇,却是在接近天门前,突然显化祖龙魂,一举冲入了天门内。
很快,曹操也来到武帝驻足的位置。
这时,他眼前的一应景象,都消失了。
武帝,秦皇,皆随风散去,不见踪迹。
他踏足这一区域,才明白为什么武帝在这里驻足,没有继续往前走。
因为前方已没有了国运浇筑的台阶。
秦皇同样是在不远处驻足,放出龙魂,闯进了天门。
曹操前方,天门已经很近。
但门内混沌充斥,依然无法看见具体的情景。
他试着往前迈了一步。
然而迈出一半,又收了回来。
曹操思忖片刻,并未继续往上走,而是一步步原路返回,退到了祭坛上。
眼前的景象,亦真似幻,让他有些警觉,怕自己陷进求仙的执念当中。
秦皇、武帝两人都痴迷求仙,会不会和他们在泰山的封禅有关?
武帝一次次封禅,或许是在天门里,看见了某些东西,坚信‘仙’真实存在!
天空的异象,随着曹操退回祭坛上而缓缓隐去。
封禅接近尾声。
曹操手持金简玉书,回看山下。
天上的龙魂,化为气运,回归他体内。
荀彧等文武,敲击商王鼎的声音,震荡群山。
下方的魏军,齐声呼喊:
“陛下,陛下,陛下!”
“朕登泰山,宣天地之功,宣我大魏文武之功。”
曹操身畔,国玺从墨工袋内升起。
他伸手一指,国玺所携国运,落雨般播散出来,融入在场文武,兵员,民众体内。
封功,封的是大魏文武,往昔多年治国之功。
荀彧得到的最多,一股紫色的气运柱,灌入其体内。
那是百官之首的气运。
另一侧的郑玄得了国运加身,体内呈现出一股圣人教化的气息,沐浴玄黄。
他本就站在半圣边缘,假以时日,有望破境,再进一步。
还有一些臣属,得了国运加持,各自体内都有气息冲起,与大魏国运交融。
这次封禅宛如一次举国大庆。
百官都有所得。
“臣等请封陛下,万里开疆之功,对内止乱之功。”
“陛下之功,当篆刻史书,祭告天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