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先看康居递交的国书。
核心意思就一个,投降可以,但要允许他们维持自制。
国书里列举了他们的国家体量大,人口多,乃至位置的重要性,和其他投效大魏的国家不一样,不可能无条件投降。
想降,但不想彻底降。
且曹操从这封国书里,嗅到了缓兵之计,另有图谋的味道。
这种感觉是他修行渐深后,像吃饭呼吸一样自然浮现的一种感应。
曹操猜测是自己的文脉天赋,洞悉,带来的变化。
毕竟他的文武天赋已到了历史级,出现传奇般的洞察能力并不奇怪。
康居很可能仍在和贵霜,抱团取暖。
康居先站出来,是想试探大魏的态度。
而大魏对于怎么处理类似想降,又不想全降的国家,非常有经验。
曹军今晚就会杀到其家门口。
曹操转而看苏禄国的国书。
他记得菲地古代叫苏禄国,但汉时是不是已经开始叫,并不确定。
甘宁传回来的消息说,登陆苏禄国以后,发现他们还没完成一统。
而是由多个小国,诸如臣延、耽兰和杜薄等国名,地名,共组。
其国境所在群岛,按不同的地区方位,各自称王,彼此间时战时合。
菲律群岛,现有东王、西王和峒王,几个势力首领。
甘宁带领船队南下,登陆他们的群岛,起初和苏禄人有过数次接战。
他们以木矛和藤甲盾,为主要武器,相对原始。
只能说刚诞生国家雏形。
大魏军伍持弩作战,对他们来说,属于拿着机关枪在扫击原始部落。
苏禄各方初战溃败后,联合起来,组织了八千联军,被甘宁登岛的千余人击溃,死伤惨重。
然后就要求主动投降。
他们的几个地方小王一商量,联合给大魏送来了国书,表示纳贡臣服。
甘宁攻略周边的小型岛国,已很有经验,同步让人送回了统计的苏禄人口,有什么资源等消息。
其群岛的总体面积,和倭国差不多。
当下的人口还不足八十万。
“陛下,苏禄国派了一支使节团队,由甘将军派船,送他们来朝贡,说是想请见陛下天颜。
为了见陛下,他们从臣服甘将军开始,就在学习我大魏的语言。”
魏续在门口躬身奏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