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则坐在他身旁,傅盛全和槿夕则站在他们身后。
便在这时,场中使青钢剑的灰衣青年左手呼的一掌拍出,击向那青衣少年后心。那青衣少年乘势向前一跌,手中长剑迅捷异常的圈转,喝一声“著!”那灰衣青年左腿已然中剑,脚下一个踉跄,长剑在地上一撑,站直身子待欲再斗,那青衣少年已将还剑入鞘,笑道:“梁师兄,承让、承让,伤得不厉害么?”姓梁的那青年脸色苍白,咬著嘴唇道:“多谢龚师弟剑下留情,师弟前途无量啊!”
这“无量剑”派原分东、北、西三宗,北宗近数十年来已趋式微弱,而东西二宗却均人才鼎盛。“无量剑”于五代后唐年间在南诏无量山创派,掌门人居住无量山剑湖宫。自于大宋仁过年间分为三宗之后,每隔五年,三宗门下弟子便在剑湖宫中比武斗剑,获胜的一宗得在剑湖宫居住五年,至第六年上重行比试。五场斗剑,赢得三场者为胜。这五年之中,败者固然极力钻研,以图在下届比武剑会中洗雪前耻,胜者也是丝毫不敢松懈的。北宗于三十五年前获胜而入住剑湖宫,五年后败阵出宫,掌门人一怒而率领门人迁往山西,此后即不再参预比剑,与东西两宗也不通音问。三十年来,东西二宗互有胜负。东宗胜过三次,西宗胜过两次。
坐在西首的一名长须长者满脸得色,微微一笑,说道:“这一次东宗已胜了三阵,看来这‘剑湖宫’要归东宗住五年了。辛师抹,咱们还用得著比划下去么?”那道姑显然有愤愤之意,却强忍怒气,说道:“恭喜左师兄调教得好徒儿!”原来那长者姓左,名叫子穆,江湖上外号叫做“一剑震天南”,是“无量剑”东宗的掌门。那道姑姓辛,道号双清,有个外号叫做“分光捉影”,是“无量剑”西宗的掌门。
“无量剑”派在江湖上成名已久,只是因为有这五年一次比剑的规矩,百年来对剑术更是越研越精。一来专心内争,少与外派冲突,本派的高手大多都能寿终正寝,人才能得以保全,极少在江湖仇杀中丧生;二来东西二宗均认为这五年一次的比剑是有关本宗荣辱的大事,师父传授时尽心竭力,弟子学剑时日以继夜,每一代均有新的剑招创制出来。
西首锦凳上所坐的则是别派人士,其中有的是东西二宗掌门人共同出面邀请的公证人,其余则是前来观礼的嘉宾。这些人都是云南武林中的知名之士。只是坐在最下首的那个白衣少年和身旁的玄衣少年却是两个无名之辈,偏是那个白衣少年在龚姓少年伴作失足时嗤的一声笑。这两个少年乃是随滇南普洱老武师马五德而来。马五德是大理国普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