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又是农民。
而三农问题又很敏感,是两会的重点关注对象,农机制造企业在采取提价方式时都很谨慎。
略微思考了下,郭阳就知道鲁省农机协会又走了步双赢的好棋。
既为泰钢带去了大单,又为下游的农机企业缓解了成本压力。
难怪鲁省农机行业能不断做大。
那酒钢和丰凯西北工厂有没有可能达成合作呢?可能体量还是稍微小了点。
郭阳说道:“我今天看了丰凯的玉米收获机,效果还可以,什么时候能量产。”
“明年春播玉米收获前,应该能生产出一批。”
那也就是七八月份,想了想,又问:“制种玉米的收获机械呢?”
“这个拿不准,已经有一款产品了,但天禾直接PASS掉了,测试都不允许,对种子的质量影响大了点。”
郭阳也清楚这个情况,制种玉米收获直到2023年,都还有大量种企为了保证种子质量,采用人工掰玉米的方式。
丰凯农机搞玉米收获机研发,算下来也顶多半年,能有产品进入测试已经算快的了。
但郭阳还是决定再催催,“让关程他们加快点速度,玉米制种收获机很关键。”
制种收获机械,是天禾种业自建独立制种基地关键的一环,当然是越早问世越好。
余洪海喝得迷迷糊糊的,郭阳也没再多聊。
再次假寐了起来。
夜色很美,星光也很亮,每个城市都不缺少晚归的人,大西北也是。
汽车路过嘉禾戈壁时,郭阳透过月光还隐约能看到忙活的身影,那是苜禾在戈壁上搭建日光温室的队伍。
戈壁上降温很快,再过一段时间,刚出苗的瀚海红麻和沙棘就得转移到温室里去。
不对!沙棘种子壳硬,出苗得十几二十天,也许现在还没出苗。
郭阳胡乱想着。
接连几天,天禾种业在各地的观摩会、丰收节、田间示范会都传回来好消息。
除了天禾自有的示范田,产量最高的诞生在五原,由当地一个叫豁牙子的农民创造的,亩产3253斤。
其去年就是天玉1号的用户,在五原遭了倒春寒的情况下,依然亩产2300斤玉米。
今年豁牙子种植技术更得心应手,无论是栽培模式,还是水肥管理,都不亚于天禾的专业技术人员。
亩产再次创出新高,连带着跟着他改种天玉1号的好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