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后,养猪的心思越发强烈。
同时,嘉禾、网易、腾讯和某高校合作的食品检测实验室也迅速的推动。
——
又在南方逗留了两天,郭阳相继去视察了蔬菜种子、稻田绣球、滨海盐碱地改良等项目。
才再次踏上了西北的土地。
三月的河西走廊,春风拂面,绿意初现,古道旁柳丝轻舞,黄沙与绿洲交织,展现出别样的生机与壮丽。
往往在二月底,当河西大地还笼罩在一片料峭的寒意中,各地的农户就做好了春耕的准备。
每年的这个季节,也是最忙的时候,可在众多农户的心里,日子却越发充实而甜蜜。
在酒泉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这么一段话。
全市的种植结构已由4年前的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调整成了粮经草三元结构,三者比例达到19:44:37。其中饲草种植在短期内迅速崛起,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支柱。
依靠苜禾农牧的技术、资金和市场优势,建成了玉门辉煌、金塔苜禾多条大型饲草加工生产线。
带动全市近5万农户种植饲草50余万亩,发展苜蓿草粒加工点30多个,加工苜蓿草产品上百万吨,商品率高达80%。
近半数用于出口。
目前,两公司覆盖农户已占全市农牧户总数的近85%。
龙头企业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把草畜产品出口、扩大产品知名度作为重点工作,而链上企业则积极深耕国内市场。
草产业的发展支撑起了本市畜牧业发展,外销的牧草带动了农户增收,同时将对保持和恢复生态植被,改善我们脆弱的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畜牧产业发展上,全市肉牛存栏20余万头,肉羊存栏580余万只,奶牛产业发展同样如火如荼,名气响彻中外……
酒泉卉、蔬菜、、洋芋、玉米等作物的繁制种也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且效益十分突出。
雨禾村去年落实蔬菜制种近5000亩,实现收入2000多万元。
下山子村的贾洪亮,去年种了赤红1号,亩纯收入3.32万元;边台村的邓超种植温室番茄,纯收入1.58万元;新城乡侯庄村的刘兆成,1.8亩的制种,亩均收入4180元;大丰村的张孝,种植制种玉米已有多年,亩均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
制种农户说,繁制这类种子,虽然费力操心,但收入是种小麦的5~20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