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苏省农科院,果树所所长沈志军正无奈的接着电话。
“哎呦,老范,金霞油蟠是08年才通过省农林厅的组织成果鉴定,哪有那么多的种苗啊!”
“真没了,能出圃的苗全部出了,不能出的也被预定了,现在就剩种质圃里的母株了。”
“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有……”
“行行行,有了第一时间通知你。”
挂断电话后,沈志军看着办公室内外都在忙着接电话的人员,不禁感到深深的疑惑。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金霞油蟠从面试后,虽然也受到了行业内的关注,但种苗不说不温不火,但哪有现在这种爆火的架势?
甚至大多数时候为了让果园和农业公司种植,研究所还不得不亲自把苗子送过去推广,然后再详细指导一番。
如今呢?
认识的,不认识的,一个个都上赶着来买种苗,不惜加价也要买!
他一度怀疑是《果农之友》和《农村百事通》两本农业书籍的功能,这两本书在广大农村各个村委的图书架上都有。
但想想就不可能,农村有几个看书的啊!不吃灰都算是保管负责了。
沈志军是苏省农科院园艺所所长,同时也是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育遗传改良研究室主任。
金霞油蟠是我国首个获品种权的油蟠桃品种,沈志军只是参与了品种培育。
但他同样对这个品种寄予了厚望,认为其能取得的经济效益不会低。
然而,现在一个挂果的成品果园都没有,这蜂拥而至的订单哪来的?
“叮铃铃……”
“还来,靠……”文质彬彬的沈志军险些爆了粗口,犹豫了下,他还是接起了电话。
不出意外,还是要买苗的。
原本上午的时间,沈志军打算整理一下省地方标准,但时不时的电话扰得其不胜其烦。
快到中午时,一名系着围巾的中年妇女敲响了办公室门。
是金霞油蟠选育课题的负责人马瑞娟,主研方向就是桃优质栽培及新品种选育。
沈志军问道:“咋回事啊,怎么突然这么多人要苗子?一上午就光顾着接电话了。”
马瑞娟取下了白色的围巾,“我问了下前段时间找上门的那个黄伟,好像是被惠农网带火了。”
“黄伟?就上次姜首席介绍的那个魔都倒卖岛国化妆品的老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