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徐琨和其他老将的发难,孙策当然不愿意立刻就处理周瑜,但也不能完全无视这些问责请求。
最终折衷的结果,就是孙策表示会再调查求证、加强情报搜集工作,确认徐琨的渠道搜集回来的信息真实性。
只要信息真实,那就拿掉周瑜的决策权。
而徐琨和程普也愿意退一步,他们并没有想争夺带兵之权。
他们只是希望孙策本人亲自总揽全军、在合适的时机带着江东军主力跟刘备军水战决战一场,千万不可错过刘备军两线作战、东线兵力空虚的千载良机。
大家心里都很清楚,等刘备军腾出手来、而曹操又被袁绍长期缠住的话,孙策军独力面对刘备,那就只有死守待变一途了,绝对不可能再打出反攻。
双方便这样达成了默契。
凭良心说,徐琨、程普都不算嫉贤妒能之辈,但实在是这一世的周瑜,还没在江东军中建立起足够的威望。
人才也是需要成长的,历史上八年之后的周瑜,能在赤壁之战中叱咤风云,跟他这八年中的历练、实战、学习是分不开的。
如今他既没有机会独当一面长期历练,也还没来得及建立起信任和赢得军心。一个二十六岁刚刚打了败仗的小年轻,被前辈老人质疑,再应该不过了。
……
此后十几日,孙策军和诸葛瑾、关羽小摩擦不断,但大仗也打不起来。
孙策始终依托牛渚、秣陵、丹徒几个方向对抗诸葛瑾,不给对方抓住野战部队决战的机会。
一边进行高频次低烈度的斥候战、摩擦,另一边孙策的情报搜集努力也是彻底全开,各种渠道拼命求证刘备军和长沙张羡是否有交战、主力是否有被牵制。
最终求证的结果,自然是证明了徐琨和程普所言——因为这本来就是真会发生的事情,无非诸葛瑾那边稍微打了点时间差,所以细节上肯定都是有鼻子有眼的。
而且,在这十几天的求证期里,孙策越是打探越是心惊,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坏消息,开始陆续涌现。
首先是四月中旬的时候,南边会稽郡忽然传回噩耗,说闽中的王朗居然也得知了刘孙开战的消息,扯旗表态坚决拥护正牌扬州牧刘备,然后让贺齐带兵准备反攻东瓯、临海这两个会稽郡中部的沿海盆地县城。
虽然王朗的部队还没有真的登陆,但风声传得很紧,会稽郡沿岸也确实有飘忽不定的王朗军海船偶尔出现,最远甚至到了浙江口,也就是后世的杭州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