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最有威胁的楼船部队失去战斗力,尽管孙策军剩下的有生力量依然有将近两万,还是比关羽人多,至少差距没那么悬殊了,可以搏一把。
关羽的战船队一阵猪突猛进,孙策军北翼外围的艨艟、走舸纷纷辟易。
一些艨艟被十二丈长的新式大型战船撞到后,竟然直接断裂了,至少也是一侧船舷板壁崩裂。每一次撞击,都有数十名江东水兵呼号着落水,混乱的场面让江东军的士气越发低落,纪律和船队阵型也难以再保持。
汉朝原本的战舰,都是没有撞角的,平底船也不适合用撞角。关羽的新船都有龙骨结构,相对而言纵向承力强度要高得多,但也没有专门加装过撞角。
战前那两年,诸葛兄弟在逐步改良这些大型战船时,只是想到了在水下加装一些破浪的附属部件,便于提升战舰的适航性。
于是当时诸葛瑾就想到了后世高速海船都喜欢加球鼻艏,船头水线以下部分加个圆球的头能让航行阻力更小。
但诸葛瑾肯定不可能在汉朝搞球鼻艏,材料加工工艺也实现不了。最终的折衷方案,就是诸葛瑾吩咐铁匠们给船头底角加装了一個重达千斤的铸铁斧刃状物体。
船只航行的时候,半圆形的斧刃对着海浪,可以稍稍减轻破浪阻力,又能在垂直方向上接近球鼻艏的形状。斧刃的具体形状该造成什么样子,也不是诸葛瑾说了算的。
而是让人做了水池实验,以实验结果说话,最终选出破浪效果最好、最有利于航行的形状。
严格来说,斧头的刃跟斧柄应该是垂直的,而这种船头的铸铁圆刃跟船体龙骨是同轴的,所以更像是鲁智深或沙僧禅杖上那个铲刃。
此时此刻,随着关羽的主力舰队开始直来直去玩搏命打法,船头提升适航性的铸铁破浪铲刃纷纷撞在江东军的小船上,立刻在江东军的船阵上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那些极近距离上堪堪躲过铲刃撞击的战船,往往也躲不过关羽军大船舷侧那“乌鸦喙”一般的下砸钉板。
带着两尺尖钉的搭板,在两船交错而过时,恰到好处地重重砸下,顿时能砸断几根甲板木板,让两船再也无法脱开,随后就是关羽军弓弩手居高临下的密集攒射、丢燕尾炬和鱼膏罐。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一旦火势开始蔓延,关羽军的水兵就按照战前操练时教过的方法,抄起巨斧把搭板砍断,以免敌船上的火焰蔓延回自己战船上,然后全力划桨重新拉开距离。
这样的景象,在江阴段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