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追吧?公孙度重病之下又受惊昏死,必然不能持久!就算追不上,只要我们坚持追,让他们不敢停歇,说不定也能促成他速死!说不定还能顺势多占几个县城,扩大战果。”赵云身边的部将纷纷踊跃请战。
赵云却沉吟了一下:“可是我军已连战疲惫,昨日加上今天,累计奔袭百余里,打了两场大战……要追也得换一批人追,还是不差这一两天了。
而且阳仪带领的水军还在渤海海面上、此刻估计正要回防辽隧大营。我们若是孤军深入,辽隧大营和河口的港口被阳仪重新夺回,我军便是孤军深入,粮道断绝,太冒险了!
我们还是立刻修整,防守好辽隧大营。阳仪要是敢回防,就让他强攻辽隧大营好了!我军正好以逸待劳!只要阳仪被堵在渤海海面上,一两日内公瑾的水路军必到,到时候前后夹击,就能把阳仪部的援军全灭在海面上!
至于公孙度本人,战前子瑜就说,他打探到公孙度重病缠身,算其时日不会太久。我信子瑜的判断,让公孙度多活三五日还是少活三五日,并无大碍。
他既然知道自己病情,肯定会提前留下遗言,就算他死了,公孙康也能接权。一个还剩一口气的垂朽之人,具体哪天咽气已经不重要了。”
赵云飞速盘算了一下,终究是谨慎的心态占了上风,他太清楚两天连续两场大战、奔袭,他的部队已经疲惫到了什么程度。而且偷袭得手,背后还有阳仪的三万人没解决掉呢。
相比于确保公孙度早断气几天,还不如确保全歼阳仪的海船水军。
……
赵云下了决断后,其麾下部队自然立刻围绕着新目标展开了部署。
疲惫不堪的士兵立刻分批抓紧时间补觉、少数状态还行的士兵,则被临时充作监工。
监督那些刚刚投降的、已经被缴械了的辽东军俘虏加固防御工事,尤其是公孙度军原本不太重视的朝着辽河河口的水寨。
很显然,这些临时补强的尝试,都是为了对付马上会回到辽隧河口大营的阳仪。
仅仅半天之后,当天午后时分,坐船顶风败归的阳仪,就带着数百艘板屋船和运兵船,抵达了辽河河口。
因为海陆讯息隔绝的原因,在海上漂回来的阳仪,甚至都还不知道辽隧大营已经落入赵云之手了。
这一信息差,赵云自然不会浪费。
所以他在占据辽隧大营、整修防务的同时,并没有拔掉公孙度的大旗,甚至还特地把码头区附近的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