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发不可收拾,不知父皇此刻作何打算。
他行礼道:“父皇,或许是皇兄对新罗另有安排,这个新罗使者向来是个谄媚的人。”
李世民收回目光,道:“告诉全军休息半月,回家。”
李恪忙道:“儿臣这就去安排。”
他笑呵呵地离开父皇,脚步朝着王宫外走去,父皇说了要回去了。
在出征之前,皇兄说过要让父皇不留遗憾。
那么现在来看,父皇该是不留遗憾了。
贞观十九年的五月下旬,唐军班师回朝了,命降将高延寿与突厥将领李思摩镇守高句丽王城。
回去一路上,景色萧条,千里看不到人烟,随着这一次的大胜,天可汗命高句丽人口大迁徙。
因此这支回师的大军越来越壮大,四周聚集的都是高句丽的子民,现在他们要做天可汗的子民。
回去的路上,崔敦礼给李恪解释着疑惑,“他们要去营州接受崇文馆的教化。”
李恪询问道:“辽东的崇文馆教化与西域的崇文馆教化一样?”
“多半是一样的,都是儒家典籍,但让他们成为天可汗的子民,需要时间,最好从孩子开始教导。”
李恪颔首。
唐军又一次来到了鸭绿江边,李世民命人继续搜寻前隋将士的尸骨。
大军在鸭绿江边又休整两日,李世民看到崔敦礼收了很多高句丽的孩子作为弟子,教他们中原话与中原礼仪。
当这里的一切平定之后,李世民望着鸭绿江良久不语,多年以来留在心中的一口气吐了出来。
这天夜里,皇帝又做了一个很漫长梦,在梦中李世民梦到了承乾站在朝班上,权力都已到了他的手中,而自己这个皇帝却成了摆设。
梦中就连皇后都为承乾戴上了天子的冠冕。
醒来的时候,李世民走出大帐之外,看着漫天的星空,营帐内将士们的鼾声此起彼伏。
李世民在鸭绿江边看见刘仁轨一个人坐在这里。
这个皇帝不动声色坐在他的身边。
看到是陛下,刘仁轨连忙起身行礼。
李世民道:“不用多礼。”
“陛下,礼数不可废。”
“你有孩子吗?”
刘仁轨道:“臣有两个儿子。”
李世民叹道:“朕的儿子很有手段,现在朕要回去了,那个儿子大权在握又一年,如今他的权势该更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