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带头人,高振东同志。”
化学研究所的人抬眼一瞧,傻了。
那位带头人不过20多岁年纪,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这就是NF材料的带头人。
在他们的印象里,做出这么重大成果的科研带头人,至少应该是一位三十五岁以上的人,至于头发是否花白,是否戴着眼镜,是否儒雅随和,那就是各人想象空间中的事情了。
而眼前这位年轻人,其年纪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向总向陈总再次确认了一次:“就是他?”
陈总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也不以为意,笑着点点头:“对,就是他!”
一群人走上去,向总不待陈总开口介绍,一步跨上去握住高振东的手:“高振东同志,谢谢你!”
高振东被这个突然袭击搞得有点不明所以,但是第一反应还是很到位:“哪里哪里,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看见陈总陪着来人一起,估计是哪家因为我们的材料解决了大问题的单位。
陈总这才过来,介绍了两方人。
高振东才知道,这是研究尿素工业化生产工艺的人。
他郑重的握住向总的手:“向总,应该说谢谢的,是我们。谢谢你们!”
看见这一中一青两代科研带头人紧握双手的画面,两个团队的人,眼眶都有点湿润。
陈总打破了这个应该高兴却有些凝重的场面:“振东,第三炉轧板的样品我们已经带过来了,安排项目组的同志检验吧。”
他没有说京钢厂的同志,都是项目组的同志。
高振东招呼项目组的同志开展工作,也对着向总和陈总笑道:“师父,你和向总来得正好,第四炉NF钢也炼制完成了,正好带回去轧。第四炉精炼后检测,仍然保持了第二、第三炉一样的机械和耐腐蚀性能。现在就看你们带过来的第三炉板材和第四炉轧制后的情况了。”
向总可高兴坏了,如果经检验确定完全能用的话,没准这一趟,工艺试验工程的尿素钢都够用了。
他兴奋的问高振东:“高主任,这几炉钢,一共能出多少合格板材?”
高振东一一算给他听:“向总,情况是这样。第一炉钢因为裂纹导致的成材率问题,所以那一炉全部作废,除了留少量样品作为科研记录之外,其他都回炉利用了。”
“不过第二三四炉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每炉能得到三吨多的耐腐钢中板,一共十吨左右。但是现在只能说把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