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没有调试的。
虽说后世的操作系统非常庞大,可是实际上那是带GUI(图形用户界面)、要维持多代兼容性、保持不可胜数的硬件外设的驱动兼容性的结果。
而剥离这一切,只是一个命令行界面下的单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实际上就简单多了,甚至进程调度,都可以采用极简的方式处理。
很多在分时操作系统中需要处理和考虑的问题,在这个系统中都可以留下接口,但是暂时不做任何处理。
现在高振东完成的部分,是硬件驱动部分。
之所以这么快,和硬件的简单是分不开的。
键盘驱动,原来就写好了,甚至都不需要太多的改写。只是把原有代码从汇编转为C,并且封装好就可以。
这里的封装,和面向对象的封装是两个概念,C语言本身不是面向对象的,C是面向过程的,C++才是面向对象。
而现在这个硬件环境下,用面向对象无疑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某种程度上说,当硬件能力有限的时候,Linus的那句话一点儿都没错。
技术从来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一个好技术脱离了环境,也无从谈起它的好来。
以高振东当前所拥有的计算机条件,他需要的是简洁、灵活、直接面对底层硬件、程序员对流程和数据最大程度的直接控制。
而不是把宝贵的计算机资源浪费在面向对象带来的繁琐冗长臃肿上。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高振东甚至牺牲一定的安全性和程序严谨性也无所谓。
这个区别,从日后的程序员极少使用到的一条语句就可以看出一点。
C语言中的goto语句,无条件直接跳转语句。
诞生于早期的高级计算机语言中,往往都有类似语句存在,虽然为了程序可读性,并不提倡使用。
不过这条语句在搞C语言编程的时候,尤其是嵌入式编程的时候并不少见,因为直接面对底层的时候,有时候这玩意真的挺好用。
可是在后来的java、python等语言中,甚至是默认情况下根本没有这条语句。
话说回来,高振东的键盘驱动只需要封装,或者说包装好就行。
而磁带机的驱动,高振东已经从运算所取回来运算所升级的最新的版本。
磁芯存储器作为主存储器的驱动,是现成的。
作为高振东规划中要首先实现的四个底层硬件驱动,上面三个是在他正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