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意味着麻烦大了。
暂时化身汪星人的高振东闻了一会儿,没闻见那种特殊的糊味,电流也挺正常,变化符合预期。
高振东拳掌相击:“哈哈,成了。”
结合他前面的调试过程和结果,这意味着单板机的硬件和对外接口,都没有问题了。
甚至还有个预期之外的好消息,单板机的工作频率,要比DJS-59高20%!
原因倒也并不离奇,集成电路带来更好的器件一致性、更少的外围元件、更简化的电路,还有制造工艺进步带来的可靠性提升,这些都让单板机在工作可靠性上比DJS-59更胜一筹。
接下来,就是软件的问题了。
要说软件,首当其冲当然是BIOS,没有这玩意,其他的软件实现起来就很困难。
好在手上已经有一台DJS-59了,写起BIOS来,比前面做DJS-59的时候,可方便多了,能直接在DJS-59上编写和调试,然后再将编译结果写入单板机存储器中。
对于单板机来说,还有个好处是,它的基本架构其实和DJS-59是一致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寄存器数量和寻址范围上,至于ALU、指令译码、数据位宽、外设接口、指令集等等,两者都是一样的。
因此DJS-59的BIOS只需要进行一定的修改,就能直接用到单板机上,这个工作量并不大。
这个修改工作,高振东已经完成了,现在他就是要进行验证。
高振东关闭单板机,将磁芯存储器连接到DJS-59上,然后打开了DJS-59,开始写入单板机BIOS。
看起来是有点麻烦,不过这年头可不支持热插拔,非要这么干的话,就很容易从热插拔(IT)变为热插拔(物理)。
一系列略显繁琐的操作过后,高振东将磁芯存储器重新接到了单板机上,启动了单板机。
“嘀”的声音响起,高振东心头一松。
至少,系统已经进入自检了。
高振东紧盯着屏幕,在他有些焦急的等待中,又是“嘀嘀嘀嘀”的几声响过,XS-59上跳出了一行字。
“DJS-60D,BIOS Jiu Xu”
一个光标在这行字的下方跳动着。
“搞定!”高振东一激动,连前世的口头禅都说出来了。
他已经给单板机起了个名字,DJS,承袭自DJS-59,这是雷打不动的,60,意思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