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在硬件层面上实现高速计算的FPGA/CPLD可就派上用场了。
高振东一说这话,齐工就知道高振东是真考虑过这个问题的,甚至专门学习研究过,这年头的自动化专业,对射频、时域、频域的东西可不见得会学这么宽。
顺着高振东的思路往下一想,的确是这么个情况,DJS-60D他不知道,可是其上一代DJS-59他却是明白的,用来处理雷达信号,的确是差那么点儿意思,效率不高。
见他有些失望,高振东道:“虽然计算机用来处理射频信号还差点儿意思,不过也不是完全没用,至少能先期把数字信号处理的技术研究开展起来,而且设计得当,对于现状还是有所改观的。我要用的,其实是计算机的另外的能力:记忆和运动轨迹解算。”
这两个能力,还真就不是所谓的模拟计算机能简单搞定的。
见高振东思路清晰,齐工也对他的想法颇有信心:“高顾问,指教指教。”
高振东在纸上画船和导弹的示意图:“我的想法是这样,弹载计算机随时存储目标信号的位置和运动状态,当弹载计算机从雷达信号回波判断自身受到干扰、目标丢失、突然出现方位跳变过大的新目标等情况时,不再依赖雷达制导,而是根据目标最后的位置和运动状态,解算其运动轨迹,然后奔着这个运动轨迹打!”
这一套,其实就颇有点儿早期拦截弹道导弹的意思在里面。
早期的弹道导弹拦截,与其说是找着目标打,不如说是算着轨迹打。
找着目标打,别的不说,对拦截弹的要求可就太高了,好在弹道导弹的弹道是基本固定的,所以都是把目标弹道算出来,拦截弹直奔预定空域,然后再靠末制导解决问题。
粗暴一点的,要特么什么末制导,直接上大伊万。
齐工一听高振东这想法,想了想觉得还真有点意思,看不见是吧?那我就蒙,带着证据的蒙,那命中率比纯瞎蒙肯定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邱总也点点头:“嗯,这办法有点儿意思,能解决一部分问题。”
高振东笑道:“其实有了弹载计算机,还能干点别的事情,比如飞抵目标区域,发现有多个目标,可以根据预设模式选择攻击,比如刚才说的不论信号质量,一直跟踪或解算攻击预定目标,又比如,拣大的打!”
高振东还是没忍住,把这个军迷圈子的名梗给拿了出来。
邱、齐二人一愣,想了想,觉得还真是挺有意思:“这想法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