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膜,以及SZ61000、SZ61001、SZ61002三种芯片的全套光刻掩膜。
这几个名字完全是模仿CD4000和74/54来的,“数字”不用说,61年诞生,从此后这个系列就得都带着61过日子了,至于后面三位数的编码,是吸取了74系列的教训,一开始没想到有那么多,就留了两位数的编码,结果最后发现不够用了,不得已从74XX增加到74XXX。
看着这个东西,高振东一个电话打到了光刻机组装车间那边,现在就差这个了。
“高总啊,嗯,差不多了,估摸着再有几天就可以了。”
高振东道:“不要急着交差,该做的前期测试和试验、试运转一定要做好,磨刀不误砍柴工。”
电话那一头连连保证,绝不带病转序,一定完全测试好了才投入生产试验。
放下电话,高振东拿起了第二个东西,这是一个文件袋,厚厚的。
文件来自防工委,拆开一看,不是打印稿。因为里面有不少的图表,对于现在的计算机和配套软件来说,有点超纲了,反而是针式打印机还能勉强跟得上需要。
等我有空了,我一定要搞套能画图的软件!高振东暗自发狠。
文件来自哪里,不得而知,但是从内容上,高振东却是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东西必定来自瓷都。
这就是上次开会的时候,防工委领导和他提起的那架飞机,攻-5型攻击机,但当时领导没有说太仔细,连型号都没有提起。
只是这一次,材料非常齐全,不止型号明确已经明确,而且基本上是对高振东放开了攻-5型攻击机的所有一切,甚至连结构图都完完整整的附上了。
除了零件图这些实在太过琐碎的东西之外,可以说,攻-5的一切都完完整整展现在了高振东的眼前。
得到这套材料之后,高振东花了两天时间,完完整整、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攻-5的一切,很多原本模糊的想法在他脑中渐渐清晰,很多原本没有的想法在他脑中浮现。
他越想越多,越想越激动,甚至已经不只是攻-5和未来的半主动空空雷达弹本身,他甚至胆大包天的,想到整个体系上去了。
不论怎么说,他想试一试!
说回到攻-5本身,在这个时候其实其主体设计已经完成,至于为什么高振东前世,其首飞时间一直晚到65年,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从攻-5的设计和所处的环境来看,是非常优秀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