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的那个?我想起来了,情况怎么样?仿制还顺利么?”
果然,这个东西被高总忘得一干二净,根本没当回事啊。
骆总皱着眉头道:“不太顺利,别的不知道,只知道到现在为止都还在断线。”
“还在断线?不应该啊。”高振东有些诧异。
“我们没有买对方的导弹,只是拿着这一小批样品在仿制,自然也就没有任何技术资料,那根导线看着简单,成分好像也明确,但是我们自己造出来的在220米的速度下断线非常厉害。”
SS.11相对前期的技术积累来说,飞行速度还是太快了,远远超出原本搞过样弹的那个反坦克弹的速度,技术积累用不上,仿制对象搞不懂,就卡那儿了。
这个事情,其实在高振东替他们解决手上这个弹的断线问题的时候,骆总就知道了,但是知道归知道,主动凑上去反而容易引起误会,也就没有了后续。
万万没想到的是,时间过去这么久了,居然还在断。
“他们没想想办法?”
“想过了,他们想在导线里加钢丝,可是钢材和钢丝加工技术有限,拉不了那么细。时间花了不少,要么就是重量超标,要么就还是不够结实断线。”骆总解释道。
这倒是个问题,高振东这才了然,为啥赤剑-8解决这个问题也花了不少时间了。
“你怎么知道这个问题的?”高振东有些奇怪,按说虽然都是在搞反坦克导弹,按照纪律,他也是打听不到这些消息的。
“听防工委的同志无意中说起的。”骆总也有些莫名其妙。
“无意中?”高振东没太多想,问骆总:“你的意思是帮一把?”
“嗯,对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老这么浪费国家资源,也不是个事儿。”骆总的想法和高振东猜的一样,都是为了工作,为了保卫这片土地在努力。
藏着掖着等打脸就没意思了,仿制车载重型弹也是科学、集体的决策,只是高振东有保留意见而已。
但保留意见归保留意见,坐视重弹课题组陷入困境寸步难行,高振东和长剑厂都做不出来。
再说了,出手帮忙解决问题,其实也蛮爽的,呵呵呵。
高振东点点头:“嗯,我同意你的看法,但是建议注意技巧。”
果然,高总根本不在乎这个事情。
骆总笑道:“行,我的想法,是把这部分技术资料直接发给防工委,剩下的事情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