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的调试,已经接近尾声。”伍升远和聂国兴两人被高振东派去运算所负责数据库系统的调试,到现在为止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
听见数据库系统调试的进度,高振东也很高兴。
“接近尾声了?过程中有没有什么问题?”
伍升远摇摇头:“从技术上没有什么问题,您给的源代码,其实完成度已经极高,在其本身功能上我们做的其实都不算是调试工作,更像是编译工作。”
这一点高振东倒是不奇怪,本来这东西就是系统亲自改进的,能有什么问题。有问题都不会出在这些源代码本身,而是出在别的地方。
“改动最大的,还是根据统计部门的同志,以及一些其他可能用到数据库系统的同志提出的要求,进行的适应性改进和增补,这一块平时也在向您汇报。”这才是大头,毕竟这个数据库系统来自几十年后的开源系统,而且该开源系统的代码贡献者来自世界各地,五花八门,有很多功能、习惯、用法,不见得就是最合适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虽然合适,但是同志们还理解不了,弄不明白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干,因为不理解,也发挥不出其实际能力来。
另外一些修改,就来自于功能的增加了,几十年后的东西考虑虽然齐全,但是却不见得符合现在的所有需求,有些需求在几十年后已经消失了,但是在这个年头却是需要的。
这些修改完善,花的时间是最多的,高振东也只是在大方向上进行把控,以保证他们没有把真正需要的东西给改没了,还有就是要避免他们改出“胎里病”来,有些问题,现在的同志是真的想不到。
类似的典型,就是“千年虫”,看起来这个错误挺蠢的,为什么只用2位数字表示年份?明明现在的年份是四位数嘛。其实根子上的原因,是因为想节约空间。
而且用四位数字表示年份就没问题了?一样有,只是会晚一点,从“千年虫”变“万年虫”而已。
在这一点上,高振东是有先天的优势的,能很大程度上保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出现类似的先天性问题。
不过除了这些之外,高振东就没有在细节上过多干预了,他是想初步培养一批数据库的从业人员来,包括数据库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应用等等很多方面,自己在细节上插手太多,一是没那个时间,二是那样根本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高振东仔细看了数据库系统的进度报告,点了点了头。
“嗯,很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