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这一点上,以解决具体技术问题见长的高振东,比起历经千辛万苦才回到国内,以及早就在这个方向上含辛茹苦的前辈们,尚有所不如。
“好的,我这就去办这个事情。”
——
星期二,高振东照例来到京城工大,今天是他上课的日子。
现在京城工大除了机电学院,认识他的人也不少了,和他打招呼的人也很多,不过今天有一个和他打招呼的同志是比较特殊的。这位是来邀请他去看试验的。
来人是罗教授,是在高振东办公室门口专门等着他的。
“高教授,今天下午没课吧?”
高振东的课都在上午,下午一般是留着解决教学问题的,没课。
“没有,有事儿?”高振东语带兴奋,罗教授啊,看他这表情就知道,绝对有好事儿。
“那就太好了,下午末敏弹正式测试,你一定要来看看。”罗教授说出了自己的目的,作为末敏弹的发起人和主心骨,平时高振东可以不在,但是正式测试,是一定要来的。
高振东兴奋的点点头:“好嘞,你放心,我一定到。”
对于这个事情,他比罗教授还兴奋,只要这个东西一旦成型,可以说,只要有了一定数量的高质量坦克,配合大量的5DL,再加上这个东西,北面就算有再多的装甲洪流,我们也可以放下心来。
毕竟这东西,是当年大洋公约国家在老毛子钢铁洪流的威胁下搞出来的,不为别的,就只为了这一件事情。
下午一点半,高振东如约来到了靶场上,罗教授带着学生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在一起的,还有导研院的陆工,他是末敏弹的探测系统的负责人,今天肯定也要在的。
类似的,还有搞降落伞的同志,同样来自导研院。
除了他们之外,就是陆装局的同志了,他们对这个东西也是期盼已久,这玩意在战术上的灵活性,以及对装甲部队的针对性,实在是太强了。
所以陆装局的同志甚至还分了两拨,一拨是炮兵的,一拨是装甲兵的,一个负责打,还有一个负责挨打……
其实这东西能装的地方,远远不止炮兵那么简单。
看见高振东到来,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这位都来了,差不多也可以开始了。
不过今天的试验,并不在京城工大的靶场上,这个靶场有点小,不满足所有试验的需求。
罗教授叫上大家,各自上车,一起去了京郊卫戍部队的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