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说么?”
防工委领导知道这批板子的硅片,就是高振东那边加工的,当时全国独一家的生产能力,别无分号,就算现在,有生产能力的也不多,所以高振东对情况应该有了解,并且有了自己的见解,他问自己这话,无非就是确认这批硅片的加工是经过他手的事情能不能说。
“说吧,这里的同志都没有问题。”
高振东点点头:“这批硅片是我们那里加工的,加工后有一些必要的检测,在检测过程中,结合理论分析,我发现N型衬底的P+/N型太阳能电池在高能辐射环境下,其转换效率会快速衰减,也就是说,这种太阳能电池上了太空,会加速死亡。”
到高振东了解的时间段为止,不止我们,全世界的航天太阳能电池全是P型衬底的N+/P型电池,就是因为这个。
高振东说得真真假假,这种检测肯定是没做的,但是大家不知道啊,他再带一句“结合理论”,那别人就不知道到底他是通过检测还是通过理论发现的了,即使最后发现三轧厂压根儿没做这种检测,也能推到理论分析上去。
至于理论分析,那就没人能怀疑高振东了,作为光电材料方面的顶级专家,他说有理论,就是有理论。
为了能合理的把这个问题说出来,高振东真是操碎了心。
同志们一听,原来高振东说的致命缺陷不是形容词,而是对事实的描述。
——致命(物理)。
没有人对高振东的话产生怀疑。
“快速衰减,那还真是致命了。”
“嗯,对啊,不需要衰减到0,只要衰减到设计功率需求以下,就能把蓄电池生生饿死。不健康的充电过程,对蓄电池也是致命的。”
“只知道P+/N的效率高,没想到还有这个毛病。”
这个也怪不了做前期工作的同志,这种毛病要么就得做深入研究,要么就得上天试试,否则那是发现不了的,而我们到这个时候为止,在这两方面都没条件,这种情况下,P+/N太阳能电池在当前技术环境下,效率略高的优势,那可就体现出来了。
“而且7%这个效率太低了,哪怕到10%,也是不怎么样的,对于卫星需要携带的太阳能板的重量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影响到了卫星真正的任务载荷重量。”
不是,你这话就过分了,能到10%,都得是同志们努力才有可能够得着,你一句话就否定了?
嘿嘿,哈哈哈~~~~~~
和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