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但是现在不能给他们看。
“我们觉得春雷厂的想法是有道理的,我们同意在多目标打击问题还没解决之前,先生产一批用于战术战法训练和试用。”空装局的同志面色如常,仿佛完全忘记之前他们完全拒绝这个“先搞一批”建议的事情。
嘿,现在你们觉得有道理了?防工委领导心里暗笑,估计计划里好几处“高振东同志建议……”才是你们改变态度的原因吧?
不过这也不怪空装局,毕竟高振东在这方面,那是有各种例子在先,值得信赖,事实证明,他的建议和想法,总是比较符合现状和事实的。
甚至结合另外一份文件,防工委领导都能想到高振东提出这个建议的原因——必须确保一定时间内,我们有激光制导炸弹可以用!
从这个角度出发,如果空装局不同意这个事情,防工委这边不介意在空装局反对的前提下,由防工委出面组织生产一批。
不过现在空装局同意,那就再好不过,直接按流程走就行。
“其他部分呢?”总工也在场,春雷厂的后续计划不止涉及到组织生产,还有大量的技术内容。
说到这个,空装局可就不困了,这里面好多后续工作,简直就是安排到他们心坎上了。
“从其他部分来看,高振东同志去春雷厂这一趟,效果很显著嘛。他们所有的新技术、新想法、新建议,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很实用,有的甚至是急需的。特别是那个在照射器上整合热像仪,提升夜间作战能力的建议,对我们来说非常有用。”
不愧是在半岛上靠着近战夜战,把十七国联军打出神经衰弱的英雄人物,这优良传统是一点儿没丢,甚至还借着先进技术之手,发扬光大起来。
“那就按他们这个想法继续搞下去?”防工委领导确认道。
“嗯,就按这个搞,相应的经费和资源,我们这边会追加。”空装局的同志回答得斩钉截铁,主动解决相关的资源问题。
送走他们,领导才和总工一起拿起另外一份文件,再次翻开。
这份文件,是高振东通过机要通道直接送到他手上的,《关于各类新式武器在高寒条件下的使用研究及建议》,一看名字,领导一开始以为是对技战法的探讨,毕竟这些东西高振东自己是最熟悉的,他在这方面提意见,算是顺理成章。
不过当他第一次翻开,仔细看过之后才发现,这事儿吧,好像不完全是他想的那样,这小子在这里面夹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