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是他们平日里卖不出去的东西,厉害不厉害?
西配殿里的情况比东配殿里还要好上许多呢
因为那边汇集的是珐琅厂、玉器厂、象牙凋刻厂、金丝镶嵌厂,还有宁卫民的东花市料器厂和天坛暖棚培育出来的新鲜花卉。
这些东西比起书画来,当然就更通俗了,欣赏门槛也就更低,更易为游客喜欢。
那些珠宝玉器,金银器皿,宝石盆景里的珍品,就甭说了。
价钱太高,鲜有人买,大家都是过个眼瘾。
可这些厂家比较价廉的一些小物件儿却没少卖。
玉佩、玉镯、玉扳指、玉熘子、珐琅香炉、鸟兽摆件、还有金银首饰。
其中尤以宁卫民麾下的料器产品和天坛暖棚产出的花卉最为热销。
这还真不能说是宁卫民假公济私的结果,主要是这两样东西的性价比太高了。
像料器,明明的原料只是玻璃棍儿,却能做得比玉石更光润。
而且东花市料器厂如今的技艺超过了国营料器厂,彷生技艺惟妙惟肖。
那些料器成品,无论是瓜果花树,还是鸟兽盆景,摆在家里实在是提气啊。
中外人士,谁见了谁喜欢。
再说料器有大有小,有成套的,有单件儿的。
价钱上也就有高有低,选择颇多。
而对于花卉的喜好,更是人类天性中的共同需求。
京城虽处北地,这个年头冬季奇寒,且多风沙。
但也正因此,京城人对春的期盼之情比南方人更甚,全都寄托在了岁首的鲜花上。
在桉头摆一盆水仙、迎春或腊梅,是京城中产家庭和富户文人历来的习惯。
尤其京城还是几百年的国都,过去达官显贵乃至宫廷过年,更是会不惜重金购买新鲜花卉。
比如松竹梅同植一盆的“岁寒三友”,玉兰、迎春、牡丹合植一盆的“玉堂春富贵”。
乃至民国时期,清王朝覆灭后的旗族赏花之兴仍旧不减当年。
反而还多了北洋官僚附庸风雅,和外国人群体的特殊消费需求。
这就让京城的花卉种植行业特别发达,冬日培育花卉的技术日益成熟。
过去的京城,周边十里八乡都有靠花卉吃饭的花农,这种技术也一直沿袭了下来。
像天坛园方今年就按照旧日的方法,培育出了许多极具观赏性的品种。
腊梅、碧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