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两种说法都很直率而粗鲁,但这乃是被邀人对事主这棚事的总评价。
前者,席面预备的「硬整」,无形中衬托了其他礼仪性、娱乐性的活动都好,来个全盘的肯定。
后者,事主在吃喝上对被邀请的亲友进行糊弄,其礼仪性、娱乐性的活动即使再好,也不免被出份子的人一笔抹杀掉,来个全盘否定。
因此,从古至今,京城的「外场人」办喜事是没有不注意治筵一事的。
别看请柬上说「敬治薄酌」,那只是一句谦恭的礼貌用词。
实际上可绝对不能薄了,尤其是在办生日和做寿的事上,更是如此。
为什么?
就因为娶媳妇、聘姑娘、发送老人,无论贫富之家都无法回避,宴席办得好坏当可量力而行,亲友们自然会有个谅解。
唯独办寿和过生日的事儿上,这原本就是个锦上添花的行为,本就是「炫富」之举,如果预备的宴席不佳,吃喝太次,那就不免要影响主家的人品,让人怀疑主家是有意「撒网捞鱼」了。
而这方面,今儿这场婚礼又做的如何呢?
那还用说吗,这「四四到底」的果席光从菜肴数量和套路上,就够让宾客们惊喜的了。
一般的人,嗨,也别说一般的人了,只要没在坛宫饭庄吃过「官席」的主儿,谁这辈子见过这么大的排场?
谁见过由冷的热的,花里胡哨的几十道菜肴流水价的往上端的宴席呢?
更别说,任何一道菜还都是出自行家之手,就没糊弄事儿的玩意,味道也都是呱呱叫。
不信咱就数着看呗。
干果是罗家大女婿出的,人家干这个是世家,过去南城有名的「崩豆丁」。
如今已经被坛宫给聘了,成了正式职工了,每月拿着厨师长的工资,每天什么都不干,就负责制作干果。
点心饽饽是坛宫饭庄的厨师们按照罗师傅和罗广盛教的方法烤制出来的。
这罗氏父子人家也是有跟脚的,师承正宗满洲饽饽铺「正明斋」。
那是过去京城烘炉局里的龙头企业,开办时间最早,品类也最全。
当时稻香村都不带玩儿的,连饽饽铺都不是,南味食品店吧您哪,小字辈儿一个。
而真正的大席则有口子上出身的庞师傅和四川饭店的李师傅共同掌控。
这就既保证了出菜的效率,又保证了菜肴的质量和口味。
甚至连原料都不一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