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家是真的需要借钱交税了。
刘乂来找赵含章,希望她能容许这部分人将耕地换成草场,以放牧为生。
赵含章和朝臣们商量了一下便答应了,收回他们的耕地,给他们分配更多的草场,让他们放牧为生。
但会耕地的,还是要以耕地为生,因此匈奴各部落再次被分,种地的会在耕地附近定居下来,而放牧的,他们会像先祖一样逐水草而居。
赵含章的宽和让刘乂回忆起了他们曾经的友谊,为了拉近匈奴和赵含章的关系,他决定留在洛阳。
邸报上的公告他也看到了,知道赵含章现在紧缺会治水的人,而黄河也经过并州,于是刘乂便自荐。
赵含章和他谈过后发现,他是真的会治水啊。
不仅会治水,作为拥有氐族血脉的匈奴人,刘乂在农事上也很有天赋和见解。
刘乂的性格更多是像母亲和舅舅,像擅于耕作和忍耐的氐族人,他性情温和,又从小得宠,父亲曾经受过汉化教育,又对汉文化很推崇,刘乂作为幼子,从小便受此熏陶。
他也从小读汉文,学习各种汉文化。
他从没想过自己会当,能当匈奴的首领,他给自己的定位一直就是兄长的辅助,他打仗骑射都远比不上几位兄长,他知道在匈奴治下,匈奴和汉人的关系很紧张。
他能看到,匈奴圈占土地,使良田长满草,在良田上放牧是不对的,也知道,汉国要想长久,必须得与汉人和睦相处,最好汉化。
而要汉化,首要便是让匈奴人学会不在良田上放牧,还要懂得耕种。
所以他和他舅舅学习怎么耕种土地,也和教授他的汉人老师们学过水政。
凭着这些知识,刘乂顺利的进入水部,从一个被俘获的匈奴首领成为水部员外郎。
而他的任命似乎是一个信号,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便陆续有已经任命的匈奴、氐族和羯族官员表现优异被提拔。
本来有匈奴人觉得刘乂只当了一个水部员外郎丢脸,这下不说话了,默认了刘乂留在洛阳。
赵含章也愿意帮助刘乂提高声望,让他掌控匈奴部落。
刘乂品格高尚,的确是匈奴部落实际掌权者的不二人选,有他在,匈奴汉化的进程也会顺利和快速一些。
不过,这种事急不得,细水长流,这种事她懂得的。
赵含章让刘乂以水部员外郎的身份回去,带领匈奴人清理平阳郡一带的黄河淤泥。
这一次治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