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祸者,战事频繁,百姓流离失所,无力耕作。此二者相加,使得我军粮草筹集困难重重。”
诸葛亮说着,轻轻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这其中的艰辛与困苦,并非三言两语所能道尽。
然而,刘禅却似乎并不满意这个答案。
他摇了摇头,神色更加凝重:“朕看,是有人被腐化了,一心只享受荣华富贵,忘却了为国为民的初心!”
此言一出,堂中顿时一片哗然。
文臣武将们纷纷侧目而视,心中暗自揣测刘禅此言何意。
然而,却无人敢轻易开口询问。
毕竟,在这等关键时刻,任何一言一行都可能被视为对刘禅的质疑或挑战。
诸葛亮闻言,心中也是一惊。
他深知刘禅此言非同小可,若处理不当,恐将引发朝堂动荡。
因此,他沉吟片刻后,再次开口:“陛下明鉴,臣等虽不敢言功,却也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粮草供应之事,臣已竭尽全力督促各地官员加紧筹集。然天灾人祸非人力所能及,望陛下体恤臣等苦心。”
刘禅听了诸葛亮的话,神色稍缓。
诸葛亮为大汉操劳多年,功不可没。
然而,他心中的忧虑却并未完全消散。
他目光深邃地看着诸葛亮,仿佛要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他的内心:“丞相,朕知道你忠心耿耿。然则,国事艰难,朕不得不小心谨慎,下朝之后,此事你要彻查到底,确保前线将士无后顾之忧。”
诸葛亮闻言,心中一凛。
他深知刘禅此言份量极重,也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
因此,他躬身施礼道:“臣遵旨。臣定当竭尽全力查明真相,确保粮草及时供应前线。”
说罢,诸葛亮转身退下。
他步履稳健,背影显得坚定而有力。
然而,他心中却暗自叹息:这世道艰难,何时才能有个太平日子呢?
此时,堂中气氛依旧凝重。
刘禅目光扫过众人,心中暗自思量:洛阳危急,赵云孤军奋战,若不及时增援,恐有覆灭之危。
然而,粮草供应迟缓,又该如何是好?
他心中焦虑万分,却强作镇定。
太子刘嗣见状,心中也是焦急万分。
他深知父皇心中的忧虑与焦虑,也明白自己作为太子的责任与使命。
因此,他再次站起身来,向刘禅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